|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
|
|
|
|
|
|
《哈尔滨市志 农业》 |
|
|
第三篇 粮食与经济作物 |
|
|
第一章 作 物 |
|
|
第三节 杂粮作物 |
|
|
哈尔滨市杂粮作物品种繁多,分布面广。杂粮耐旱、耐寒、耐脊薄,抗病性强和生育期
短,种植较多的有黍、大麦、燕麦、荞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种植面积比较稳定,波
动不大,占耕地面积3%左右,单产低,一般亩产60公斤左右,产品主要自食,商品量很少。
黍的比例较大,约占50%以上。豆类具有生育期短、早熟的优点,常常做为补种、毁种后备
种子。
黍 俗称糜子、稷子,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清代就有种植,面积小,分布较为广泛,
满、汉族均喜食之。
杂豆 种植面积小、分布广泛、历史久,多数种植在地边、地头和脊薄的闲田隙地上,
也有的同玉米混种,一般亩产50公斤左右。
大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种植较多,做为早熟粮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
在一些国营农场种植,面积只有3000亩左右,产品供啤酒厂做原料。 |
|
|
|
|
|
附件: |
|
|
400#获得频道"5075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5075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5075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5075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