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赵子馥
     
 
    (1872-1958),原名赵振铎。辽宁省朝阳县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的父亲。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赴京应丁酉科乡试未中,从此在乡以教书为业。1911年朝阳县自治会成立,他以社会贤达身份被推举为副会长。他思想开明,目光宏远,提倡废私垫,兴新学,深得群众爱戴。1916年春,在家乡附近二十几个村庄组建了"清乡会",并被推选为会长。该会宗旨是:"抗苛捐杂税,打击贪官污吏,击捕盗匪,建立户籍、禁种禁吸鸦片,劝立学校,蓄粮备荒和息词讼......"同年7月,警察与清乡会发生武装冲突。矛盾加深,遂于同年秋,官兵大举向清乡会进攻。激战两昼夜,清乡会武装被打败。官兵把赵家住在喇嘛沟村48间民房全部烧毁。他被迫逃离家乡,最后流落到哈尔滨。从此更名赵致远。他毕生子女8人,4个儿子分别取名尚纯、尚朴、尚志、尚武。"纯朴志武"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殷切希冀。全家到哈后,除尚纯已成年外,年仅13岁的尚朴和11岁的尚志也毫无怨言地走上社会,当车夫、信差、杂役和卖烧饼,攒得微薄收入替父母分忧,尚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老人理解儿子,支持儿子从事革命工作,地下党的同志经常往来于赵家,老夫妇一律热情接待,他家成为革命联络点。"九一八"事变以后,在他的支持下。子女们相继走上革命道路。1934年8月,日本宪兵队逮捕了他,逼他写信对尚志劝降,被他拒绝。后来在党组织和亲友们帮助下,变卖家产把他从狱中赎出来。1935年冬,率全家流亡北平,从此改名赵式如。"七七"事变后,深明大义的赵老先生又把身边唯一的儿子尚武送赴抗日前线。接着又率全家开始了艰难困苦的流亡之旅。先后流亡天津、上海、香港及越南海防,又辗转昆明、贵阳、直至1940年到重庆才稍安定。1942年,得悉四女尚英在西安从事抗战文艺工作,又率全家老幼到西安。其间.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迁居苏州等地,直到1949年才结束了流亡生活,回到阔别多年的哈尔滨。1958年4月1日逝世。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