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体育》
 
 
第二篇 竞技体育
 
 
第五章 重竞技运动
 
 
第三节 拳  击
 
 
  20年代初,居住在哈尔滨的俄国侨民爱好拳击活动,与日本侨民常在哈尔滨铁路江上俱
乐部、红星体育场、哈尔滨车辆厂等处进行拳击比赛和表演活动。此期间,哈尔滨吉万山在
工厂业主(俄国人)的影响下学会拳击。
  哈尔滨解放后,拳击活动日趋活跃。1948、1949年,哈工大学生董阜欣、王克捷等8人
在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向苏侨拳击教练学习拳击。50年代初,南方一些拳击爱好者来哈
尔滨,开展拳击运动。有的学校体育课增添了拳击内容,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等还组建了拳
击代表队。
  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表演大会在天津市举行,有7大行政区,25人参加拳击
比赛。哈尔滨运动员孙吉柱代表东北队参赛,获轻中量级冠军。1956年7月,全市摔跤、拳
击比赛在市人民体育馆举行。在25人参加3个级别比赛中,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吴金行获次
轻量级冠军,李东渊获亚军。孙吉柱获轻中量级冠军。赛后选出哈尔滨市拳击代表队,代表
黑龙江省队参加北京全国拳击、技巧运动表演赛,在12个单位41人参赛中,哈尔滨运动员朴
周元获轻中量级第二名,孙吉柱获轻量级第二名。1957年,哈尔滨市拳击锦标赛在市人民体
育馆举行。吴金行获次轻量级冠军,孙吉柱获轻量级冠军,朴周元获轻中量级冠军,李东渊
获中量级冠军,朴永一获次重量级冠军,叶来鸿获重量级冠军。同年5月,全国15个城市拳
击锦标赛在上海举行,共76人参加。哈尔滨有6名运动员参赛。领队丁坚,教练雅洛舍维奇
(俄侨)。孙吉柱获轻量级第二名。叶来鸿获重量级第一名。朴周元获轻中级第四名。朴永
一获次中量级第四名。吴金行获次轻量级第四名。哈尔滨市代表队获总分第三名。
  1958年,哈尔滨市拳击锦标赛在市人民体育馆举行。李仁风获最轻量级冠军,吴金行获
次轻量级冠军,亚军吴盛俊,孙吉柱获轻量级冠军,亚军王海昌,王振学、朴周元分获中量
级冠、亚军,李东渊获中量级冠军,亚军李国汉,朴永一获次中量级冠军,张乃刚获次重量
级冠军,叶来鸿获重量级冠军。同年5月18日,北京城市拳击锦标赛,哈尔滨市队员叶来鸿
获重量级冠军,张乃刚获次重量级第四名,李国汉获次中量级第四名,李东渊获轻中量级第
四名,王海昌获轻重量级第八名,吴金行获次轻量级第四名。哈尔滨市队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7月,哈尔滨市拳击队应哈尔滨车辆厂邀请,在该厂工人文化宫剧场舞台上表演拳击比赛。8
月,哈尔滨机电专科学校拳击队应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的邀请,在该部队俱乐部举行拳
击表演。10月,中苏拳击锦标赛在苏侨俱乐部举行,共进行8个级别的比赛。哈尔滨市队以6
比4胜苏侨队,获银杯1座,银质奖章6块,奖状6个。吴金行胜苏侨56.5公斤级的克魔别宁、
叶来鸿胜苏侨91公斤级尤里,这是建国以来哈尔滨首次与外国人进行拳击比赛。
  1959年,为迎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哈尔滨市集训大队成立拳击集训队,由叶来鸿任教
练,运动员张乃刚、朴周元、王东学、王海昌、李润凤、王润生、孙广林、李进喜等14人。
不久,国家体委通知拳击运动暂停,拳击队解散。
  而民办、自发的拳击活动始终在群众中开展,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业余活动。李东渊
在自己住房地下室开设拳击训练班,每期2个月,培养拳击爱好者200余人;朴周元在自己住
房门前设置梨球、拉力器、砂袋,培养了很多业余拳击爱好者;张乃刚在哈尔滨市第二中历
届高中毕业生中,培养拳击运动员;王茂森在哈尔滨汽轮机厂中学培养拳击选手;金惠民在
哈尔滨车辆厂、南岗体育场培养拳击爱好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3月,哈尔滨工人体育馆邀请上海体育学院摔跤、拳击
队来哈进行对抗赛。5月,北京西单区拳击队来哈访问,比赛3场。8月,市体委在南岗体育
场举行“文化大革命”后首届拳击表演赛大会,有60余人参加9个级别角逐,市武术馆一些
拳击爱好者也参加了比赛,哈尔滨轴承厂获团体总分第一名。10月1—3日,北京西单体育场
邀请哈尔滨工人拳击队赴京进行对抗赛,哈尔滨市队有5人击倒对手以绝对优势取胜。
  1981年5月,北京、沈阳、哈尔滨3城市拳击比赛在沈阳举行,哈尔滨队员李胜林战胜沈
阳王波。7月1日,为庆祝建党60周年,市体委、市总工会在南岗体育场举行武术、摔跤、拳
击表演大会。10月2日,举行拳击表演,参加者均为1980年拳击比赛各个级别前三名,有姜
光锡、赵男雄、战永江、王秋波、刘德利,新手朴卫旅、金龙祥、金学壹、崔松宪。吴金行
撰写的《拳击运动知识》,在黑龙江体育报和《冰雪运动》刊物发表。
  1982—1984年,由张乃刚、吴金行、朴周元任教,举办业余拳击训练班,共12个级别、
百余名学员。
  1985年,举行哈尔滨市拳击锦标赛,王树滨获轻量级第一名,王树钧获轻量级第二名,
王界平获次轻量级第一名。哈尔滨市队参加大连"金州杯"拳击锦标赛,张禹获次轻量级第二
名。
  全国"天鹅杯"拳击邀请赛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俱乐部和市人民体育馆举行。哈尔滨代表
队获精神文明奖,队员赵玉、战永江、王界平分别获得48公斤级、57公斤级、63.5公斤级
金牌,战永江被大会评为最佳优秀运动员。
  1986年10月,拳击宿将叶来鸿,在黑龙江省展览馆建"长城业余拳击俱乐部",聘用拳击
名手张乃刚、朴周元、聂少杰及李胜林、王界平、姜光阳为教练。先后办了多期拳击初、中
级班和散打班及拳击裁判员学习班,培训学员千余人,向省拳击队输送3名选手,并为驻军
和武警部队培训了一批拳击选手。同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成立业余拳击训练班,由王伟伦和
吴金行任教,有学员60余人。
  1987年,哈尔滨选手参加全国17个城市"金州杯"拳击大赛,王树滨获51公斤级冠军,张
禹获60公斤级第二名。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管理员、32岁残疾人张丹红,1983年始钻研拳
击,自学运动生理学,自费到西安体育学院参加拳击训练班学习,取得进修结业证书后,在
哈尔滨连续举办了3期拳击训练班,张丹红从中挑出20名选手集训,在1987年的全市拳击比
赛中夺得2枚金牌和3项第三名。
  1988年,黑龙江省体育工作一队成立拳击队,孙广林任教练,有运动员20余人。同年,
省体校成立拳击队,有运动员10余人。7月30日,"长城业余拳击俱乐部"自筹资金,在哈尔
滨工人体育馆举办"长城杯"中华拳击精英大赛。有16个省、市62人参赛,哈尔滨运动员陈昆、
董逸燕分获67公斤级和91公斤以上级冠军,白崇光获81公斤级亚军。在青岛全国拳击比赛中,
白崇光、王涛分别获得2个级别冠军。哈尔滨工人体育馆举办冰雪节第二届青年业余拳击表
演赛,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汪洋和青年工人车顺姬表演引人注目。
  1990年,哈尔滨市长城体育用品器材厂被国家体委指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生产体育用品
厂家。4月,该厂制作2个拳击台运抵北京,首次为国际大赛制作体育器材。10月4日,在北
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哈尔滨市拳击手白崇光(市公安局职工),击败伊朗拳击名将夺
得金牌,实现了国际拳击大赛零的突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