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大事记  
 
1958年
     
    1月4日  苏联乌兹别克体操队一行16人到哈市参观访问,该队由11名运动健将和5名一级运动员组成,5日在市人民体育馆作精彩的体操表演。
    1月5日  全市有1.4万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返回原籍。
    1月10日  市委、市人委在省商业展览馆俱乐部召开下放干部欢送大会。
    1月11日  哈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第十三次委员会,通过《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全市人民消灭"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总动员令》。讨论通过了《哈尔滨市推销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方案》,决定成立市公债推销委员会。
    1月17日  市人委公布《私营兽力车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贯彻统一调度、统一运输、统一货源,由市运输公司统一调度。
    1月18日  市第一医院医务人员对脑瘤患者进行手术获得成功。
    1月19日  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南宁工作会议精神,在《195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争取工农业生产实现第一个新跃进"的要求。20日,省、市工会联合会和广播电台联合召开掀起生产建设"大跃进"广播大会。
    1月23日  松花江流域规划委员会正式成立,即日至2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办事机构,会议要求10年左右做到有效防治松花江的洪水和内涝灾害。
    2月16日  市人委会议通过《哈尔滨市1958年(换届)选举工作方案》,选举工作全面开始。
    3月1日  市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讨论并通过哈尔滨市推广普通话工作方案。
    3月3日  市第四届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于4日闭幕。
    3月6日  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学习苏广铭运动的决议》。
    △  市人委发出《关于控制生猪、奶牛外流并做好调剂供应的通知》,决定除经市人委批准向外地推广的种猪、种牛外,一律禁止猪、牛外流;同时号召各工厂、企业、机关、大专学校、部队等伙食单位积极养猪,由市服务局组织采购,调剂猪源。
    3月10日  市人委发出《关于干部、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交区领导的通知》。相应改革和精简市教育局领导工农教育的组织机构。
    3月11日  市政协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在市话剧院举行。听取和讨论市人委关于《鼓足干劲、雷厉风行,苦干50天,争取"五一"节前实现"八无城"、"卫生城"而奋斗》的报告;会议通过撤销一批被定为右派分子的政协委员的职务。
    3月14日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的以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座谈会结束,会议共进行26天,与会的有朝鲜、回、满、蒙古族各界各阶层代表人物99名。
    3月15日  市人委发出《哈尔滨市预算外资管理暂行规定》。凡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市属企业、事业及各行政机关附属机构的资金,一律依本规定管理。预算外资金由市(区)人委统收统支,统一管理。其具体工作由市(区)财政部门负责办理。
    △  哈尔滨冰球队代表黑龙江省去苏联伯力和阿穆尔州作了近一个月的访问比赛后,返回哈市。
    3月17日  市天主教友代表会议历时两个多月闭幕,会议通过《哈尔滨市天主教友爱国会章程》、《哈尔滨市天主教友代表会议决议》。改选哈尔滨市天主教友爱国会组织。
    3月21日  13线汽车正式通车,起止点分别为道里和东马家沟。
    △  市地方国营松江机械厂职工经过33天的积极努力,生产出第一台"松花江2号"拖拉机。
    3月22日  市人委发出《关于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通告》。规定郊区或外地运入市内的蔬菜和水果必须净化上市;对有机物垃圾(兽骨、禽鱼脏器、蔬菜根叶、皮屑、果物等)与无机物垃圾(灰烬、废土、砖瓦、石等)分别盛装,有机物垃圾当日运出。
    △  市公安局破获以"中华民国革新党"、"中华民国反共抗苏救国会"、"中华民国反共抗苏总指挥部"等反革命组织名义投递反革命传单案,逮捕反革命分子陆忠范(化名梁超)。
    3月31日  市人委发出《关于取消废钢铁自由市场的通知》。根据省人委会议关于加强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管理规定,废钢铁属于第二类统一收购物资,决定取消废钢铁自由市场。具体问题由市工商局、市供销合作社共同研究处理。
    4月7日  重庆举行的全国举重全锦标赛上,哈市选手黄强辉在67.5公斤及的挺举中,以155公斤的成绩打破世界挺举纪录。
    △  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一○一工地职工创造快速施工法,18天建成了3栋3层楼房,创造了哈市建筑史上施工速度的新纪录。9日,市委召开现场会,推广了这个工地的经验。
    4月12日  中共中央委员李立三视察哈尔滨车辆厂。
    4月19日  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提前11天试制成功"51"型40马力拖拉机,这是国内自制最大的一种万能拖拉机。
    4月21日  哈尔滨电影机厂试验成功国内第一架宽银幕电影放映机--黑龙江牌5601型立体电影放映机。
    4月26日  市公私合营第二机械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55马力"黑龙江一号"自动联合收割机。
    4月27日  哈尔滨船舶修造厂制造的东北内河最大的客轮"上海号"下水试航,客轮可载客780人,同时载货200吨。
    △  哈市"松花江"牌无轨电车试制成功。
    4月29日  哈尔滨轴承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A142型跃进牌自动压球机。
    4月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吴玉璋视察哈尔滨锅炉厂。
    5月4日  哈市跳伞塔落成,王清正副省长为跳伞塔揭幕剪彩。
    △  团市委向市委提出《不花国家一文钱修建哈尔滨青年宫的建议》的报告。
    6月30日,青年宫工程破土动工。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省军区副司令王钧、驻军某部少将李开湘、贺振新和团省委书记吴亮璞参加开工典礼。
    5月14日  市人委公布《关于外地在哈尔滨市采购、推销商品的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市工商管理局发布通告,施行《哈尔滨市行商管理暂行办法》、《哈尔滨市公私间加工订货管理暂行办法》、《哈尔滨市牲畜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5月18日  市人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市人民人人献点废钢废铁,支援生产建设。
    5月20日  由许贞淑团长、金天海副团长率领的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在中国内务部副部长王一夫陪同下抵达哈市访问。省、市各界人士1 700多人在工人文化宫剧场举行盛大集会,热烈欢迎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会上举行授勋仪式,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团长许贞淑分别把二级、三级国旗勋章和功劳章授予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兼省民政厅厅长王丕年等97人,代表团于22日离哈赴齐齐哈尔访问。
    △  市郊城高子附近发现古代遗址和古墓,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认为是金辽时代的遗址,这类遗址和古墓的发现,在哈市还是首次。
    5月24日  民盟市委召开委员会议,会议通过《中国民主同盟哈尔滨市委员会处理委员中右派分子的决定》。
    5月25日  哈尔滨枕木防腐厂制成枕木刻痕机,可使枕木使用年限由17年延长到27年,一年可为国家节约14.5万立方米木材。
    5月30日  松江电机制造厂试制成功6马力万能拖拉机。
    5月31日  哈市第一部灯塔牌58-300型X射线机在市军属医疗器械修配生产合作社试制成功。
    △  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兴建我省内最大的储存肉类的冷库工程即日动工,总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可储存9千多吨肉类品。
    △  哈市从1956年动工兴建的水源工程即日竣工并投入生产。
    6月3日  为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哈市掀起大办高等学校的热潮。截至3日,全市工厂、企业、机关已建和正筹建的各种高等学校有13所。
    6月9日  市委、市人委发出《关于成立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的通告。决定成立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吕其恩,政治委员林肖硖。该指挥部与哈尔滨市江堤修建委员会合署办公。
    6月16日  哈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苏友谊宫举行。会议选举吕其恩为市长,艾楚南、王化成、高云帆、张柏岩、吴宏毅、白天为副市长。会议于21日闭幕。
    △  中国第一座生产碳素制品的工厂--哈尔滨电碳厂提前半年建成。该厂1956年3月动工,经过27个月的紧张施工,建厂工程已全部完成。6月2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市委书记郭卫人为电碳厂开工生产剪彩。
    6月19日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116人到哈市演出。
    6月20日  哈尔滨锅炉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每小时蒸汽量为230吨的高压锅炉,全国第一套用煤炼的石油设备、全国第一套生产氮肥用的高压化工容器和中压化工容器4种产品。△  松江橡胶厂试制成功第一条轮胎。这是哈市生产轮胎之始。
    △  哈尔滨锅炉厂设计成功中国第一台120吨露天式锅炉。
    6月26日  哈尔滨通往沈阳的公路培基整修工程胜利完成,并正式通车。
    6月30日  中国第一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绝缘材料制造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建成并正式投产。
    △  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试验成功吹氧炼高锰钢,使中国炼钢技术又向前跃进一步。△  哈尔滨铁路工务段22岁的技术员赵介春,设计成功中国铁路第一组可动道岔,这种可动道岔可使火车通过不减速。
    7月3日  哈市沿松花江永久性江堤主体工程完工。全长37.8公里。
    △  为纪念哈市人民3次战胜洪水,在道里中央大街松花江畔开始修建哈尔滨防洪纪念塔。△  中国第一座高温高压"三自"(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电厂--哈尔滨热电厂破土动工。
    7月4日  哈尔滨轴承厂设计的每分钟20万转高速风动砂轮轴承试制成功,这是中国砂轮轴承的新创举。
    7月5日  根据中苏国境互相通航协定,中国首次开往苏联的商船"千山号"由哈市启航,开往苏联伯力。
    7月11日  全市大闹技术革命、文化革命游园大会在兆麟公园开幕。全市工业、基建、交通运输、财贸、手工业、民办工业、文教卫生、科研机关等1 252个单位参加了活动,展出新产品、新技术达21 552种。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有572种。
    7月12日  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预制加工厂试制成功"电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这是建筑业中具有世界水平的新技术。
    7月13日  市人委三届一次会议通过发行《建设无轨电车线路集资券条例》,并决定在哈市修建4条无轨电车线路。
    7月21日  中共哈市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友谊宫举行。会上,任仲夷代表前届市委向大会作《关于市委工作报告》;吕其恩作《关于哈尔滨市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说明》;王化成作《关于哈尔滨市郊区1958--1962年农业发展规划(修正草案)的说明》和《关于中共哈尔滨市委监察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总结》。会议通过上述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广泛深入的开展反对美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黎巴嫩和约旦,支援阿拉伯人民正义斗争的决议。会议还选举出中共哈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45名。会议于29日闭幕。
    7月28日  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邀请,来中国访问的非州青年代表团部分团员一行6人到哈市参观访问。
    △  市委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央关于迅速实现农业生产工具半机械化的指示,决定在全市掀起一个规模、声势更大的以农具滚珠轴承化为中心的农具改革高潮。
    7月29日  4万筑堤大军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市区江堤工程竣工。
    7月30日  中共哈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选举市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和市委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一致选举任仲夷为市委第一书记,郑依平为监察委员会书记。
    △  哈尔滨电机厂提前两个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氮肥电机。
    8月1日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培基带领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检查组在哈市检查"除四害"讲卫生工作。
    8月6日  哈市中国基督教第三届代表会议召开,会议改选"三自"爱国会的领导机构、选举和建立新的执事会,通过《关于哈尔滨市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于12日闭幕。
    △  哈尔滨发电厂第一期扩建和设备安装工程提前一个月完成并投产。即日开始向全市送电。8月16日  第一、二工业局和手工业管理局撤销,分别设立冶金工业局、机械工业局、化学工业局、轻工业局、区街工业管理局,经委与计委合并为计划委员会,增设技术委员会。
    △  全国1958年分区少青体操锦标赛在哈市体育馆开幕。锦标赛于19日闭幕。哈市女队、北京男队分获团体冠军)。
    8月23日  中国民主促进会哈市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车向忱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通过自我改造工作规划的决议。选举马荣选、王立疆、傅钟英等13人为委员,组成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哈尔滨市委员会。会议于25日闭幕。
    8月26日  全市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呼兰县康金人民公社正式成立。
    8月30日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会议上的讲话和省炼铁会议精神。
    8月  国防部长彭德怀视察哈尔滨新风加工厂、汽轮机厂等。
    9月1日  市委决定成立钢铁、机电生产指挥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任总指挥。
    9月2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系数学计算机专业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专用快速电子计算机。
    9月5日  市委根据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精神,下发《关于市郊区建立人民公社规划》。9月6日,市委批转市委农村工作部《关于呼兰县康金井试办人民公社经验总结报告》。
    9月9日  哈市第一批女交通民警在南岗区上岗。
    9月10日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富春,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到哈市,在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省委书记强晓初陪同下视察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轴承厂等企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第一建筑公司一○一工地、哈尔滨第十九中学等单位。
    9月20日  经市委同意,市税务局与市建设银行、市财政局合并为市财政税务局(对外保留税务、建行名义)。
    9月23日  中国第一批A203精密耐高温轴承在哈尔滨轴承厂诞生。
    9月30日  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26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这台发电机出厂后,将和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2.5万千瓦汽轮机、230吨高温高压锅炉组成全套电站设备,并提前供应哈尔滨热电厂。
    9月  哈市第一所艺术高等学校--哈尔滨艺术学院正式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
    △  中共中央委员李立三视察哈尔滨新风加工厂。
    10月3日  市委发出《关于合并郊区组织机构的通知》。经省委批准,将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合并为滨江区。
    △  苏联共青团沿海边区委员会书记尼·伊·别辽兹金娜率领苏联沿海边区青年代表团一行15人到哈市访问。
    10月5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轻型旅客运输飞机"松花江1号"在哈试飞成功。
    10月7日  全国第一台磁吹避雷器(30千伏)在哈工大试制成功。
    10月10日  哈尔滨电影机械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东风2型"光磁两用还音机。
    10月14日  市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人委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决定中规定工作人员每人每年至少有1--3个月时间参加体力劳动。
    10月16日  市委作出《关于加强对下放干部管理的决定》,市委成立管理下放干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林肖硖任组长。
    10月22日  市委、市人委作出《关于大闹农业革命,力争明年粮食产量翻两翻的决定》。提出"1959年农业生产实现亩产千斤市,力争赶上或超过全国先进水平"的口号。
    10月25日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视察哈尔滨市第二十八中学等单位,并和省、市报刊、广播、出版等单位座谈。
    10月26日  市第一医院改为"哈尔滨医学院附属医院"。
    10月28日  经省委批准,市委国营工业部和地方工业部合并为市委工业部。
    10月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视察哈尔滨锅炉厂。
    11月2日  市委召开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的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吕其恩作《为钢铁、机电生产大面积丰收而决战》的动员报告,并对全面完成钢铁机电生产任务作部署。
    11月13日  哈市人民战胜洪水纪念塔建成。塔高20.8米,塔身为椭圆形,上部为浅色花岗石,下部为深色花岗石,各种雕塑均以深灰色为主。塔的顶部是一组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的塑像。
    11月14日  哈尔滨医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1月19日  苏联阿塞拜疆国家歌舞团一行73人抵达哈市。20日首次公演,受到热烈欢迎。11月20日  第一机械工业部会同东北协作区委员会和省、市委即日至12月5日在哈市召开全国机联机械厂现场会。会前到机联机械厂参观者达4万多人。
    11月21日  速度滑冰测验在黑河镇人民广场进行。哈市女运动员孙洪霞打破了女子速滑1 000米、1 500米和3 000米全国全能纪录。男子速滑运动员王金玉获得了1 500米、3 000米和5 000米速滑冠军。
    11月24日  市人委制订并公布《哈尔滨市冬雪处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区人民委员会组织义务劳动,发动各单位和居民按分段分片清扫,雪停后立即扫除,并动员各单位车辆将积雪及时运出。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余名师生和工人苦战16昼夜制成中国第一台光电程序控制铣床。
    12月10日  中国目前最大的汽轮机制造企业之一--哈尔滨汽轮机厂提前两年建成。国家验收委员会在该厂举行了建设工程验收和开工生产典礼。省委书记强晓初为开工典礼剪彩。
    12月14日  全国1958年速度滑冰优秀运动员比赛在齐齐哈尔市开幕。哈市许明淑、孙洪霞分别创造了女子500米和1 500米速滑全国最高纪录。
    12月15日  市人委发出《关于发放1959年布票工作的指示》。根据省的规定,发放1959年布票必须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棉布计划供应政策,居民每人定量29.5市尺,分两期使用,一次发放。年末前发到消费者手中。
    △  市公安局破获国民党情报局大陆研究所派遣特务张景山案,1962年3月19日张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省委在哈市召开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现场会议。省委书记王鹤峰到会讲话。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等5个单位分别介绍经验。
    12月16日  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师生苦战110余天,试制成功农业多种用途的飞机"黑龙江1号"。省委书记、省长李范五为"黑龙江1号"试飞典礼剪彩。
    △  哈尔滨机械厂继"松花江1号"轻型旅客运输机试制成功之后,仅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又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多种用途"旋风25型"直升飞机。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为飞机试飞典礼剪彩。
    12月20日  市电视台于晚6时30分开始第一次电视试验播映。市内机关、工厂、学校、街道俱乐部、文化宫和公共场所的10个电视接收点5 000多人观看本电视节目。省委书记、副省长王一伦在电视广播开始时发表电视讲话。
    12月22日  市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分召开,会期两天。
    12月25日  市委、市人委决定成立市除四害总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吕其恩任总指挥。12月30日  中国第一台5万瓦氢冷汽轮发电机,5万瓦高压高温汽轮机和280吨中压锅炉先后由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研制成功,至此,中国第一套5万瓦汽轮发电机组诞生。
    △  市第一批无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营,吴宏毅副市长为第一辆无轨电车发车剪彩。
    12月31日  哈尔滨电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7.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