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967),又名关鸿达、关洪达、关文达、满族。吉林阿城县(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人。在本县读完小学后,于1929年至1931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第二中校。其间,爱好美术和戏剧,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喜欢演话剧。他身强体壮,对体育运动很感兴趣。擅长抛铅球、掷铁饼,成为当时学校田径运动场上的一员猛将。1930年1O月,作为东省特别区代表队的一名队员,参加在奉天东北大学运动场举行的东北四省联合运动会,1931年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均获好成绩。"九一八"事变后,他不堪忍受国破家亡的境遇,于1932年离开家乡去上海。经朋友介绍.到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当演员,拍的第一部影片为《热血青年》。以后结识影坛名人史东山,被介绍到上海艺华影片公司,拍了《凯歌》和《花烛之夜》两部影片,小有声望,邀他演戏的多了。以后,曾一度进入体育学校学习,“八一三”的枪声激发了上海学生的抗日斗争热情,曾参加国民党八十八师上海市学生参战大队,抗击日本侵略者。上海沦陷后,去香港,在两粤影片公司当演员,1938年3月,又回到上海。继续从事电影演员工作。曾演过十几部电影和话剧。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表演才华得以充分的发展,拍摄的影片有《球迷》、《球场风波》、《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翁遇仙记》、《聂耳》等10余部。此外,还参加过外国影片的译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因受"四人帮"的迫害,1967年12月20含冤逝世。1979年4月18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党委做出复查结论,给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