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唐景阳
     
 
    (1914-1971),又名达秋、林珏。黑龙江省安达县人。幼年聪颖好学,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读完小学和初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于爱国激情,一度参加霍刚领导的抗日部队。1932年到哈尔滨,考入北满特别区第二中学高中部师范科。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校内的反口活动、散发传单、油印小册子。同年夏,哈尔滨松花江发大水,被派到难民区工作。1934年冬,于二中师范科毕业,任南岗区鼎新屯小学教员。1936年6月,哈尔滨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日伪当局大肆搜捕反满抗日志士。同年9月,被迫与夫人周玉兰离哈去上海,投身于东北作家群,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1年2月,被派往苏北解放区,在盐城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文学系教授。后参加新四军第三师鲁艺文工团。9月调盐阜区联立中学任教导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工作。抗战胜利后,被派回东北地区工作,1945年11月12日,抵哈尔滨。1946年1月,根据中共北满分局决定,松江省党政机关撤离哈尔滨去宾县,哈尔滨市委转入地下,以唐景阳名义出版《哈尔滨日报》,他任该报社长。当时,以共产党员身份公开与国民党周旋的除李兆麟外,就是他。1945年12月,国民党接收大员来哈后,国民党特务对中共地下组织猖狂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他曾多次接到恐吓信和电话,两次被打黑枪。但他临危不惧,坚持工作。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后,5月3日哈尔滨市政府成立,任市政府秘书长兼文教局长。后任《东北日报》社副社长,1947年2月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秘书长兼宣传部长。此后历任松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厅长、省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松江师专校长、沈阳师范学院副院长、辽宁大学副校长等职。1959年曾被错误的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到开除党籍、撤职降薪的处分。1971年5月25日逝世。1980年5月,他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30年代,他在《国际协报》副刊上发表进步诗文30余篇,当时在哈尔滨很有影响,是哈尔滨市左翼作家群中富有才华的一员。他的《山村》、《铡头》等5篇小说被编人烽火丛书,名日《山村》,由烽火出版社出版。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