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
|
|
|
|
|
|
《哈尔滨市志 卫生》 |
|
|
第六篇 科 研 |
|
|
第二章 临床医学 |
|
|
第九节 放射线科学 |
|
|
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刘广云、张志兴等,于1978年进行研制出符合部颁防护规定的医用
诊断X线机,经鉴定符合标准,为制定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获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邵立荣、刘全良等,于1981年完成腔内放射治疗后装置的研制。镭用
于颈癌腔内治疗有6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用手工操作,对医务人员有较严重的放射线损伤,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设计1台后装置,由控制台、放射源体、施用器3部分组成,1981年应
用于临床,保护了医务人员的健康,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1981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三
等奖。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张慕骞、彭婵娟等,于1982年完成X线直线薄体层1次多层照相技术。
利用X线直线软道多层增感屏,缩小层间距离至1毫米,1次体层摄影可拍摄6—7层中耳及内
耳的体层照片,此种体层摄影方法,可发现微小病灶及早期病变,同时可减少患者的被照射
剂量,属国内先进水平。获1982年哈尔滨市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张慕骞、张慕良,于1983年完成X线多轨道体层照相原理与标准的研
究。国内自70年代以来引进多台外国多轨道体层摄影装置,因对其原理不清,机械标准方法
不系统,致使这一装置未能被充分利用。通过研究,掌握了多轨道体层摄影原理,系统介绍
了标准方法,使此项装置在诊断上发挥了作用,属国内先进水平,曾3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
交流。获1983年哈尔滨市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庞秀清等,于1983年完成腹部和腰部外伤后出现血尿、血压下降或失
血性休克患者的研究。通过对病人临床X线与超声诊断,将闭合性肾损伤分为Ⅲ度,提出手
术急救与保留肾的指标,为临床提供了依据,居国内先进水平。获1983年哈尔滨市政府科技
成果奖。 |
|
|
|
|
|
附件: |
|
|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com.eprobiti.was.WASException: XXX#获得重写的Url时出现异常#PTools.getReWriteUrl#null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