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
|
|
|
|
|
|
《哈尔滨市志 水利》 |
|
|
|
|
|
|
|
|
第三篇 农田水利 |
|
|
哈尔滨市郊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始于民国时期。最先是成高子地区为灌溉水稻,兴修了
简易的灌溉工程。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开拓团”,在松花江南岸当时的阿城县天理
区(哈尔滨市太平区民主乡)和石槽村修建抽水站,在成高子修建自流灌区。1945年日本投
降时,只有成高子自流灌区工程发挥了少量效益,两处抽水站均为半截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郊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
至1990年已有灌溉工程131处,其中万亩以上灌区9处,各类机电井1845眼,喷灌工程92处,
有效灌溉面积53.9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36.65万亩;涝区5处,除涝面积15.5万亩;小型
水库6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亩。 |
|
|
|
|
|
附件: |
|
|
400#获得频道"2754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2754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2754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400#获得频道"27542"的检索结果集失败#DetailBar.doStartTag# |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