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哈尔滨市汽车工业在"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搞联合"的方针指引下,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1.技术改造步伐加快,新产品研制取得了成果。1987年汽车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 156.6万元,其中市属企业投资1 316.6万元。到年底,汽车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5.4亿元,建成主要生产线84条,已基本形成了5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开发新品种12种,全部通过鉴定,其中主要产品有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的WJ110D型长箱载重汽车、龙江电工厂生产的CJ50型摩托车、哈尔滨公共交通客车厂的HRB348型团体客车、哈尔滨汽车电器厂的D152A喇叭等。
2.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完成5.29亿元,是年计划的150.12%,比上年增长70.9%。在总产值中,汽车产值实际完成4.O1亿元,占总产值的75.88%,比上年增长90.49%:摩托车产值实际完成337.5万元,比上年增加208.5%。主要产品产量都超额完成计划。汽车完成15 023辆,其中轻型车9 516辆,微型车3 550辆,客车1 650辆,各种改装车400辆。汽车总产量是年计划的205.29%,为上年实际完成的215.07%。摩托车完成5 000台,是上年实际完成的308.45%。汽车发动机完成16 548台,为年计划的143%,是上年实际完成的190%。实现税金2 831.9万元,比上年提高66%。实现利润2 517.9万元,是上年的156.7%。
3.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星光机器厂生产的HRB131轻型载重汽车,1987年又通过全国货检,总分数89.2分,在全国36家轻型车厂家中名列第三,综合评定为一等品。在全国首届国产轻、微型汽车质量测试赛中,获金、银两种奖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WJ11OE型微型载货汽车,通过了全国质量检查,总分数为91.50分,综合评定为一等品。在国产轻微型汽车质量测试赛中,获综合性、可靠性、经济性3项金杯。到1987年底,哈尔滨生产的汽车主要车型均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汽车工业共创优质产品49个,其中部优14个,省优31个,优质产品产值占65.6%。
4.开拓销售市场。在1987年春季全国汽车工业产品展销会期间,在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帮助下,以哈尔滨汽车工业公司的名义组织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星光机器厂、黑龙江客车厂、哈尔滨客车厂、建成机械厂、哈尔滨齿轮厂等企业召开的有各省市汽车工业贸易公司经理参加的座谈会,宣传哈尔滨汽车工业产品,仅在会议期间就签订合同近8 000台。1986年成立的哈尔滨汽车工业销售公司以"团结、严明、拼博、务实"为信条,开拓市场,扩大进销渠道,全年实现销售总额952.2万元,实现销售利润50.5万元,人均创利1.2万元。1987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60%。(朱凤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