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8年始,哈尔滨市选派田径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竞赛。
1928年10月,哈尔滨8所大、中学校40余名田径运动员以东省特别区代表名义,参加沈
阳由张学良倡办的“东北三省学校联合运动会”。嗣后,陆续派出以田径为主的运动队参加
1929年5月沈阳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1930年4月杭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10月沈阳东北四省
学校联合运动会;1931年5月济南第十五届华北运动会,均取得优异成绩,涌现出孙桂云、
吴梅仙、刘静贞、王渊、肖淑苓、符保卢、刘古学、王铭绅、王绍业等一批东北、华北及全
国纪录创造者和扬名全国田坛女子“五虎将”。
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伪“体育联盟”在新京(长春)举办数次“全满陆上竞技大会”,
哈尔滨市派出的参赛者多为日本人和居哈俄侨,华人寥寥无几。在比赛中,除2名俄侨标枪、
铁饼创纪录外,其他项目成绩平平。期间,“体育联盟”组办九回“京吉驿传马拉松赛”
(由长春至吉林10人接力赛),哈尔滨队牟文彬、王德、杨奎文、王升禹、许海龙、杨春元均
取得好成绩。1941年第八回比赛,哈尔滨队获团体总成绩第三名,牟文彬获区间第一名。
1931年和1935年,哈尔滨流亡关里的青年学生组织田径队、篮球队,以东省特别区名义,与
辽、吉、黑及热河省流亡者组成东北5省区体育大军,身着统一黑色服装,打着“白山黑水”
的图徽,参加南京和上海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为大会增加了爱国抗日的内容。
1950—1990年,参加省级以上的竞赛项目逐年增多,各单项竞赛频繁,仅以田径为主和
多项综合的大型运动会就有13次。其中有1950年哈尔滨“松江省首届人民体育大会”,沈阳
“东北区首届人民体育检阅大会”;1951年沈阳“东北区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1953
年8月旅大“东北区田径、体操、自行车竞赛大会”;1954年8月旅大“全国13城市大中学校
学生运动会”;1959—1986年黑龙江省第一至六届运动会,济南“全国首次城市运动会”;
1988年绥化“黑龙江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等。
历届黑龙江省运动会所设项目,哈尔滨市队全部参加,多数项目的比赛成绩名列前茅,
田径获历届赛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6年10月,以副市长程道喜为团长86人组成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山东济南首次全国城
市运动会。射击运动员张健伟以68环成绩获男子自选手枪速射金牌;摔跤运动员刘春雨、柔
道运动员阎永峰和游泳运动员曾艳红各获1枚银牌,曾艳红游泳获2枚铜牌,并打破女子乙组
100米蝶泳、200米仰泳2项全国纪录;获银牌的还有女子体操队及摔跤运动员陈强和女子田
径4×100米接力。进入前八名有田径队7人1个队8项,游泳队4人2个队12项,举重队2人,射
击队2人,摔跤队3人,柔道队3人,乒乓球获男子团体第四名。哈尔滨市奖牌总数列40个参
赛城市第二十五位,总分列第九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