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哈文具厂开始研制生产圆珠笔。
1974年初,工厂自行设计的台式圆珠笔试制成功,投产后月产量达27万支,并进入香港
市场,受到客户的好评。为解决圆珠笔芯依靠外地配套的问题,轻工业部投资278万元,用
于研制笔芯及购置设备。至1976年10月,已形成笔芯600万支、圆珠笔350万支的年生产能力,
填补了省内园珠笔生产的空白。
1976年,经市轻工业局批准,将哈文具厂的厂名改为哈尔滨圆珠笔厂。1976—1977年又
试制成功了揿动三角高档圆珠笔,定型为104型圆珠笔。此笔款式新颖、结构先进,小批投
产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内贸、外贸争先订货。但因没有完成从小批试产到大批投产这个
必要程序,质量没有过关,批量生产没有形成。
1978—1982年,哈圆珠笔厂在商品市场价格下调、原材料市场价格上调的形势下,致力
于在提高企业经营素质上下功夫,花大力气打通销售渠道。对企业内部的销售人员层层签订
合同,实行超额计奖,使产、供、销基本保持平衡,并以年均25%的速度销售积压库存。期
间,圆珠笔产量由360.2万支提高到424万支,产值由202万元提高到216万元,利税总额由
31.9万元提高到43.4万元。
1983年,哈圆珠笔厂试制成功8191#、8192#、8193#六角系列圆珠笔和104#揿动简
易笔及402#双色中档笔等新产品。同年8月,新建主楼土建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为发展圆珠
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年生产圆珠笔491.5万支,圆珠笔芯14万支,实现产值254万元,
利润15.4万元,创圆珠笔投产以来最好水平。
1984—1985年,哈圆珠笔厂对设备、工艺、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进行革新、改造、
挖潜,先后解决了笔芯9道联冲、电铸模工艺、冷凝工艺,钢质笔卡由铁笔卡代替等8个主要
项目,促进生产发展。1985年生产圆珠笔700万支,实现产值411万元,销售收入380万元,
利润28万元,实物劳动生产率10388万支,出现了全面增长的好势头。
1986—1990年,在资金短缺、能源紧张的困境中,生产仍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5年间,
年平均产量770万支,平均每年递增8.96%。但是,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利润下降。1987年后又先后研制成功404#、405#、406#系列圆珠笔,301#四角圆珠笔,
106#扁杆圆珠笔等10余个新品种,其中309#电珠圆珠笔获国家专利,并在博览会上获铜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