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哈尔滨风物 >> 哈尔滨人物  
 
陈纪滢
     
 
    (?-?),20年代后期,曾在哈尔滨《国际协报》主办《蓓营》文艺周刊。"九一八"事变后,离开哈尔滨去关内。抗战期间,在武汉和重庆主编《大公报》副刊。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奉命参加国民党接收人员到东北接收,12月26日到达哈尔滨,被任命为文化指导委员会主任。当时曾向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表示,到哈后先把报纸办起来,并与赴大连接收的赵惜梦相约:"一南一北,办两张理想的报纸,互相呼应,以便施展多年有志新闻事业的抱负,对国家有所献替。"可他理想的报纸,很长时间也没有出版,杨绰庵等得很不耐烦,在一次"总理纪念周!'会上,点名批评了他。30多年后,他在台北回忆说,当时到哈后,"从共产党手里分来印刷机器、无线电报机等。偷偷在一个旅馆里请专家收听中央社在重庆的新闻广播,一切大体就绪,专等出版印刷了,局势突变,共产党又包围了哈尔滨,逼着接收人员再度撤退”。他把4个月内未能出版的责任推给了共产党。他在哈尔滨出版了《市民生活》半月刊外,还办了《平报》,这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剪刀加浆糊"而成的报纸。但时间不长就停刊了。他于1946年4月中旬,便离开哈尔滨,"循陆路到南京"后去了台湾。生卒不详。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