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解放前,裘皮服装业大都是小作坊式的洋服店,多数集中在道里区中央大街一带,
主要给皮货商店加工,也收零活。
哈尔滨解放后,裘皮服装业的主要客户转为苏联人。随着苏联人的逐渐减少,裘皮服装
由盛转衰。
1976年,哈尔滨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需要出口一批裘皮服装,哈尔滨市服装三厂有十几
名裘皮服装老技术工人,承揽了这批任务,恢复了哈尔滨市中断多年的裘皮服装生产。工厂
由此成为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裘皮服装定点生产厂家。所用的原皮有狐狸皮、灰鼠皮、麝鼠
皮、狗皮等。裘皮服装主要出口联邦德国、英国、日本、波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77年,为提高裘皮生产的技术水平,哈尔滨市服装三厂设立裘皮生产专业车间,由老
技术工人带出一批制做裘皮服装的新手。1980年,从联邦德国、英国、美国各进口1台毛皮
拼缝机,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出口创汇能力。此外,在制做出口裘皮服装的同时,也做
一些自销的裘皮服装。1987年,随着裘皮服装出口任务的增加,哈尔滨市皮毛厂等厂家也陆
续开始加工制做裘皮服装。8月,中国土畜产总公司在牡丹江召开了全国出口裘皮服装首次
质量评比会,哈尔滨市服装三厂和哈尔滨市皮毛厂共同制做的燕尾式赤狐皮大衣获一等奖。
随着人们穿着档次的提高,1988年,哈尔滨市出现裘皮服装热,裘皮服装加工量增加,全年
加工生产1200件,实现产值600万元。
1989年,裘皮服装销售不畅,加工数量逐步减少。黑龙江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提高
经济效益减少政策性亏损,终止出口哈尔滨市服装三厂的裘皮服装。裘皮服装的出口和内销
生产转由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新建的裘皮服装厂承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