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史说哈尔滨 >> 哈尔滨市政府施政纪略  
 
1957
     
    要事摘录
    ○开展整风、反右斗争。
    ○战胜哈尔滨市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
    ○下放干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胜利完成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1月10日    哈尔滨市人委召开会议,研究和安排春节旅客运输工作。会上,成立了市春节旅客运输临时办公室。12日,市人委发出《关于切实做好1957年春节期间旅客运输工作的通知》。
    1月11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确定1957年中心工作任务是:全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积极准备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
    △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关于节约用煤的指示》和《关于严禁挖掘堤防或损坏江堤的通告》。
    1月13日    哈尔滨市人委为加强政府与职工之间的联系,决定建立市长、副市长接待职工制度。
    1月15日    为了加强回国观光的华侨及港澳同胞的接待工作,设立了"哈尔滨华侨服务社",从即日起开始办公。
    △    哈尔滨市郊区农业社全面开始整社工作。
    1月2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中央批准,李坚任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免去其市商业局局长职务;郭长胜任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仍兼市人民委员会第八(资本主义改造)办公室副主任。
    △    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免去史文生市人民委员会第二(文教、卫生)办公室主任职务;任命吕志民为市教育局副局长(列傅钟英之后),刘相如为市文化局副局长(列傅中华之后)。
    1月23日    哈尔滨市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推销委员会成立,所属机构开始办公。截至11月15日,全市人民已超额完成认购任务,交款额达794万元,超过原推销任务38.6%。
    △    哈尔滨市有史以来第一座街道水冲式公共厕所在道外桃花巷建成。
    1月25日    为解决哈尔滨市职工乘车拥挤问题,市人委发出《关于变更机关、团体的工作时间的通知》,自2月4日开始,上午从8时30分至12时30分;午间休息1小时;下午从13时30分至17时30分。
    △    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经中央批准,李松涛任市教育局局长,免去其副局长职务。
    1月26日    为维护广大劳动人民长远利益,并鼓励私房所有者经营积极性,保证私有房产的必要修缮,对私有房产租金重新调整。市房地产管理局发出《关于公布修订(哈尔滨市私有住宅房屋收租暂行办法>的通告》。私有住宅房屋的租金标准及计算办法,按1956年6月1 日公布的<哈尔滨市住宅房屋收费暂行办法>有所增加和改变。
    △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中央批准,冯炳炎任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未到职)兼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免去其市人民委员会财粮贸办公室副主任职务;赵龙会任市粮食局副局长。
    1月27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成员作如下调整:主任强晓初,副主任吕其恩、郑依平、李剑白、杨佐青、牛乃文。
    △    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经中央批准,邓建桥任市第一商业局局长,免去其原任中国国营秋林总公司经理职务;刘铁、管逸民、陈明真、冀峰任第一商业局副局长,免去刘铁、管逸民、陈明真原任市商业局副局长职务;王麟骥任市第二商业局副局长,免去其原任市商业局副局长职务;陆庆琛、马克任市社会福利事业局副局长,免去陆庆琛原任市工商局副局长职务;刘恕任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副行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公布黑龙江省首批国家级裁判名单并发给证章,其中有哈尔滨市5名:东北农学院副教授于增新,哈尔滨医学院体育讲师王锡九,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讲师崔守平、吕惠连,东北林学院体育讲师赵焕相。3月9日,哈尔滨市于人民体育馆首次颁发等级裁判员、运动员证章,186名国家级裁判员和987名国家级运动员荣获证章。
    2月12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免去杨铁宽市司法局局长职务。
    2月14日    哈尔滨市10名冰球运动员:王荫芳、孙梦熊、杨奎武、朴东彬、太昌松、李万基、金满斗、陈忠亮、卢春林、张家跃,被选拔为国家冰球代表队队员。
    2月15日    哈尔滨市人委转发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同意曹振为市农业局副局长(列司秉钧前)。
    2月21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委员会议,讨论通过《哈尔滨市1957年推销国家经济建设公绩工作方案》,《哈尔滨市水产品交易市场管理、蔬菜交易市场管理、土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管理、手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管理、废品五金市场管理等暂行办法》,《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市直属机关厉行节约的几项规定》和《市人民委员会与人民代表联系、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暂行办法》。
    2月22日    哈尔滨市1957年应征公民兵役登记工作开始。
    2月25日    哈尔滨市工商管理局通告执行《哈尔滨市水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前《哈尔滨市水产批发交易市场管理暂行规则》。指定道外区定兴街,道里区河鼓街、何家沟为水产品交易市场,并分区设立水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所,负责管理和辅导工作,直接受所在区人民委员会领导,并受市工商管理局指导和监督。
    △    哈尔滨市工商管理局通告执行《哈尔滨市手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除前《哈尔滨市百货批发交易市场管理暂行规则》。指定道外区钱塘街和长春街,为手工业产品主要交易市场,并设立市手工业产品交易市场管理所,负责管理与辅导工作,直接受所在区人民委员会领导,并受市工商管理局指导和监督。
    △    中共黑龙江省委通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张江全任市监察局局长,免去其市监察局副局长和王玄兼任市监察局局长职务。
    △    哈尔滨市第三届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于2月25日至27日举行。市长吕其恩致开幕词,并代表市人委授予苏广铭等409名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以"哈尔滨市1956年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授予哈尔滨电机厂第一车间第一工段等129个先进单位以"哈尔滨市1956年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3月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中央批准,免去崔扬市教育局局长职务。
    3月20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省委批准,免去章子冈市人民委员会第二(文教、卫生)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3月21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粮食、煤炭、电力、棉布、纸张、木材的节约指标和措施》,《关于开展群众运动打击刑事犯罪的意见》,《关于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
    3月22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同意隋化然为市第一工业局局长,吕文德为副局长。
    △    哈尔滨市召开奖励安全生产模范代表会议,副市长吴宏毅代表市人委授予艾春伦等55人以"哈尔滨市1956年安全生产模范"的荣誉称号;授予哈尔滨电机厂钱海臣吊车小组等12个单位为"哈尔滨市1956年安全生产模范集体"。
    3月26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布《关于生猪派养派购的方案》指出:解放以来到1953年,哈尔滨市的生猪生产逐渐增加。1953年以后,生猪生产稍有下降,但是1956年比1955年又见增加。1956年养猪达万余头,其中商品猪2 159头,对增加农民副业收入和保证城市人民生活需要起了一定作用。1957年全市派养生猪任务为1O万头,比1956年末实有生猪49 846头增加1倍多,按照30%的育肥率计算,1957年全年生产生猪3万头,平均每一农户养猪要达到3头以上。
    3月29日    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免去王宏伟市公安局第二副局长职务(调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副秘书长)。
    4月1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文教部通知:经省委批准,朱其虹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列傅钟英之前)。
    4月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部通知:经省委批准,安作路任市司法局局长。
    4月6日    哈尔滨市人委召开1956年爱国卫生模范奖励大会。会上奖励107名卫生模范个人和67个卫生模范集体。大会要求全市人民迅速扑灭流行性感冒和预防其他传染病的发生。
    4月16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通知:经省委批准,贾民新任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免去其副主任职务;于大洲任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兼市统计局局长,免去其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4月19日    哈尔滨市公安局、税务局发出《关于非机动车行驶牌照转交税务局代发的联合通知》。据上海、天津等市工作经验,为简化手续,便于管理,保证国家税收,经市人委批准,决定自5月3日起,对非机动车行驶牌照的发放,由税务局结合征收牌照税工作进行。
    △    哈尔滨市人委通知:为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密切供产销的结合,决定成立市经济工作办公室。
    4月22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第四次委员会议与市第二届政协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举行联席会议。会议由吕其恩主持,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中、小学毕业生的教育、组织安排及学龄儿童入学问题的工作方案》、《关于物价工作情况》等汇报,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
    4月25日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贯彻执行《黑龙江省物资供应局关于物资供应暂行办法》(草案)精神,加强哈尔滨市生产与基本建设所需要物资的计划供应与管理,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修改<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物资供应处关于物资供应暂行办法)的通知》,此前公布的《办法》即行废止。修改后的办法,对国家统一分配、国外订货及中央各部与地方分配物资,均列为供应范围,由市人委物资供应处负责组织供应。
    5月4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号召,要求全市职工每月节约1斤粮食。
    5月8日    哈尔滨市人委为加强街道办事处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本着"精简上层,加强基层"的方针,从市直单位抽调一批科级和相当科一级干部,分别派到领导力量薄弱的街道担任街道办事处主任工作。
    5月27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整风动员大会,到会党员干部1 500余人。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吕其恩作整风动员报告。报告指出:这次整风运动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为整风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整风的主要内容。会后,以大鸣、大放、大辩论为形式的整风运动,在市直机关迅速开展起来。6月初,市人委机关按照中共哈尔滨市委统一部署,开始整风和反右派斗争。7月,全市党的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斗争。5日,全市3万余职工在八区体育场集会声讨"右派分子"。31日,在市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对"右派"进行反击。9月1日,市委决定将整风运动办公室改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综合性办公机构。12月2日,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的通知》,在全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大整大改的高潮,参加整改、反右派和社会主义大辩论的人数达90余万人,形成全民性的整风反右运动。截至10月27日,市人委所属单位在整改中,共提出3 769条意见和建议,已整改894件,准备整改的634件。据市委整风运动办公室年末统计,全市备案的右派分子1 336名,其中已登报批判的有125名。
    6月5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检查出售与销毁档案问题>的通知》。针对有些机关将一些有长期保存价值、机密性很大的档案文件随意出售,或者做废纸、包装纸而流落到街摊、小贩以至市民手中的严重情况,要求各机关对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档案保管情况立即进行深入检查,对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时期的档案,一律禁止销毁和自行分散、转移。如认为必须销毁时,须上报市人委核转国家档案局批准。为克服“有文必档”,减少档案中玉石不分和庞杂臃肿现象,市人委办公厅根据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有关规定,制定了《关于几项不归档的文书材料的销毁的暂行规定》。规定一个机关在一年内形成的文书材料,属于重分文件和复印文件、  纯事务性的文件以及抄件等,不必向本机关档案工作部门归档,由立卷单位负责销毁。需销毁的档案文件,应登记造册,按所规定的程序进行。
    7月3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委员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粗细粮按比例供应的方案》、《关于实行煤炭凭证供应的方案》、《关于肉食供应办法》和人事任免事项。
    7月4日    中共黑龙江省委文教部通知:经省委批准,赵向任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
    7月11日    哈尔滨市人委决定恢复市防汛指挥部,市长吕其恩任主任委员。8月20日,市人委召开防台风和防汛紧急会议后,各区先后成立防汛指挥部,建立了夜间值班制度。22日,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作出关于坚决执行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委防洪、防汛工作指示的决定。24日,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联合召开防汛动员大会,市长吕其恩作了动员报告,号召全市人民总动员,与洪水斗争,确保哈尔滨市的安全。是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已达117.84米,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七次委员会议,讨论防汛工作,提出要动员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战胜洪水,保卫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8日,市党政负责人分赴各险堤视察、慰问,鼓舞防汛人员与时间赛跑和洪水决战。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林某部官兵为支援哈尔滨市防汛,昼夜兼程奔赴哈尔滨市,投入防汛斗争。30日,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发布《告全体防汛人员和全市人民书》。31日,市防汛指挥部向全市人民发出新的战斗号召,要求克服新的麻痹思想,再接再厉抢修堤坝,做好一切准备,坚决战胜最高洪峰。市人委、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慰问团上堤慰问防汛大军。9月1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22时30分上涨到120.09米,已达1956年的最高水位。市防汛指挥部召开各区防汛指挥部指挥人员和市委驻区代表会议,具体部署工作。同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代总领事古巴索夫、副领事柯华列洛夫等苏联友人到顾乡大坝,参加防汛劳动。2日,凌晨1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超过1956年最高水位1公分,并继续上涨。省、市党政领导欧阳钦、冯纪新、于天放、杜光预、任仲夷、吕其恩等代表省、市党和政府,在道外区第七工段、哈尔滨水泥厂等地,向紧张进行防汛斗争的解放军官兵、职工、市民进行慰问。晚8时,市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战胜最高洪峰工作。从8月25日至9月3日,从大连、天津、北京以及黑龙江各县,调运来175万条草袋、2万根扁担、1.8万把铁锹、1.4万根枕木;苏联派来1艘可容800多吨重的驳船,装载各种防汛器材,运往险要堤防工地。晚11时,市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哈尔滨面临着防汛、防洪的严重形势,部署了即将展开的与最高洪峰决战的一切战斗准备。4日,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在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为祖国立功,为人民立功》的广播讲话,号召彻底战胜洪峰。路经哈尔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37名干部,当日下午到顾乡大坝同防汛大军一起修筑堤坝。阿城县4 000余农民来到哈尔滨,分赴朝阳区和王岗大坝,支援防洪斗争。5日,市防汛指挥部晚8时召开紧急会议,分析防汛斗争形势,提出新的战斗任务和第三期筑堤工程的具体要求。6日,国务院为我省防汛斗争拍来电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你省防汛斗争进入最紧张的决战阶段,中央十分关怀;你们所采取的防汛措施,完全同意,望坚决贯彻执行,确保哈尔滨市安全,争取最后战胜洪水灾害,并向参加防汛斗争的全体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是日,最高水位已达120.30米(本年最高水位),比1932年的119.72米,高出0.58米。松浦等农堤决口、漫坡,受灾面积3 700余公顷,受灾群众近2万人。8日,全市12万防汛大军在仲秋节冒雨坚守岗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发出《给全市参加防汛斗争的同志们的慰问信》。9日,中央防汛总指挥部致电黑龙江省防汛指挥部并转哈尔滨市全体防汛人员,要求提高警惕,百倍努力,争取在这次特大洪水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并向全体防汛人员致以亲切的慰问。同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虽有回落,但仍在警戒水位以上,全市防汛大军继续查、修、抢险。13日,市防汛指挥部召开会议,确定当前防汛斗争的总任务是:有始有终,慎始慎终,对党对人民负责到底,彻底完成修堤和护堤任务,迎接防汛斗争的最后胜利。15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回落到119.23米,沿江堤坝工程大部完成,东大坝三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市党政领导林肖硖、吕其恩等亲至东大坝验收。17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下降到119.02米,已回落到警戒水位以下,市防汛指挥部向全市人民发出通告,正式宣布哈尔滨市防汛斗争取得彻底胜利。按市防汛指挥部《关于评功奖模的通知》和防汛模范、模范单位评选办法,全市共评选出9 929名防汛模范和125个防汛模范集体。21日,全市25万人民在兆麟公园和42个分会场,分别举行集会,隆重庆祝防汛斗争的伟大胜利,奖励防汛斗争中的有功人员和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发出了《为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给全市人民的感谢信》。市人委发出通告:鉴于松花江水位已降至安全水位以下,水势仍在继续下降,决定自9月21日起,市区各堤坝一律解除戒严,恢复正常。在这次防汛斗争中,全市共组织动员300多万人次(每日上堤人数达15万人次,最高日出达18万人次),各种车辆近5万台次,调集防汛器材仅使用草袋、麻袋即达300余万条,临时铺设3条铁路专用线,长达3 650米。
    7月15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关于下达执行<哈尔滨市关于实行煤炭凭证供应措施的方案>的通知》。根据中央对供不应求的商品应严格控制销售的指示精神,确定哈尔滨市煤炭供应的原则是,大力开展节约,紧缩公用煤,停止供应国拨单位,适当安排郊区,保证生产和城市居民最低需要。据此原则,对不同对象分配不同的年煤炭指标和实行凭证不定量与限量的供应办法。
    7月24日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同意张琢琨为市劳动局局长,免去其副局长职务;王世杰为市第二工业局局长,吕海光、杨敬庭、孙乃文为副局长;周利惠为市第一工业局副局长(列吕文德之后);李晓白为市服务局局长,免去其市人委办公厅主任职务;关德身、陆庆琛为市服务局副局长,免去关德身市商业局副局长职务;苏景福为市财政局副局长。
    7月31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市话剧院举行。会议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深入开展反击右派斗争。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长吕其恩作的《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副市长高云帆作的《哈尔滨市1956年度财政收支决算和1957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的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高霄云作的《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于8月6日结束。
    8月9日    哈尔滨市人委公布《哈尔滨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等单位和居民,凡以宣传为目的的一切设置和设施或利用公共揭示板张贴广告时,均须向所在区人民委员会申请,并按规定缴纳登记费;属国家机关揭示布告、法令等和非营业性广告,可免征登记费。
    △    哈尔滨市人委公布《哈尔滨市路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区人民委员会及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管理路灯设施,并组织群众互相监督管理。
    8月10日    经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许凤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政法部代理部长,免去其市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9月24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关于做好护秋保收工作的通告》,要求各地切实搞好秋菜生产,加强田间管理,抓紧施肥、除草等工作,以保证蔬菜的丰产丰收。
    9月26日    哈尔滨市人委制定并宣布施行《关于政府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细则》,要求各单位根据本细则提出的工作基本原则、组织领导、工作程序以及催办检查等项.规定本部门的具体工作制度。10月3日,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联合召开全市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会议。副市长王化成在会上讲了话,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张树德做总结。
    △    哈尔滨市人委作出决定:对白菜、土豆、萝卜、大葱4种秋菜实行统一收购,禁止自由贩运,以保证城市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10月9日    全市郊区农业社彻夜突击抢收秋菜.市人委从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动员10万人、300辆汽车连夜下乡支援,200多公顷秋菜很快抢收完毕。
    10月14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八次委员会议,讨论关于全市人民经济生活安排问题和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问题;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整顿粮食统销和节约粮食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开展节约用煤的决定》、《关于节约蔬菜的指示》和《哈尔滨市处理市场投机违法暂行办法》。
    1O月25日    哈尔滨市人委审查批准了哈尔滨市今冬明春蔬菜购销价格和季节差价,基本稳定在1955年的价格总水平上。
    △    哈尔滨市人委召开全市司炉、炊事人员节约用煤经验交流大会,有2 000余人出席会议。
    10月26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布《禁止赌博》的命令。
    1O月31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布《关于严禁私自建筑房屋的通告》。凡在规划市区内(郊区农村不在此限),未经市、区建设管理部门许可,一律不得私自建筑。各区人民委员会和公安分局要组织发动群众严加管理。
    11月9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九次委员会议,听取了市增产节约、生产救灾工作汇报;讨论贯彻执行劳改劳教决定和治安条例有关规定,以及关于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方案等问题。会议并通过了《关于生产救灾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决议》。
    11月20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市人委联合举办市节约粮食广播动员大会。
    △    哈尔滨市人委公布《哈尔滨市粪便管理暂行办法》,并从即日起施行,前《哈尔滨市粪便管理的几项规定》即行废止。对粪便的掏运、区域划分、指定的地点和责任者,均作出明确规定,由区人委具体监督检查。
    11月23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5 300余人参加的市直机关干部大会。市委书记林肖硖在会上做了题为《到农村去,到劳动战线上去,锻炼和改造自己,建设新农村》的动员报告,要求以革命精神和革命方法,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进行紧缩机构,下放3万到4万干部去农村和基层参加劳动和锻炼。12月6日,市委、市人委、市工会等机关单位公布第一批下乡干部名单,被批准的干部表示一定听党的话,锻炼改造自己,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2月10日,市直属机关在评剧院举行欢送第一批1 202名下乡干部大会,市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勉励下乡干部做党的好儿女;并通过了给省党代表大会的一封报喜信。11日,各界人民和市直机关全体干部1万余人,在市人委门前为他们祝贺、送行。
    11月30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控制副食品外流的通知》。为迅速制止副食品大量外流,保持市场稳定,决定对各种蔬菜(包括鲜姜、大葱、大蒜)、干菜、调料、大油、各种肉类复制品、各种面制品、水果、干果、海产品加以控制;外地贩运单位和个人,无本办法所规定的凭证,运输部门和商店,不得办理发运或零售。
    12月9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召开第十次委员会议。会上,副市长王化成、副秘书长郭长胜分别就《市人委关于紧缩机构下放干部初步方案》作了说明;同时初步确定了市二届人代会三次会议的召开时间。
    12月18日    哈尔滨市人委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日全市除工厂、商店外,其它单位一律停止工作,清除积雪。哈尔滨市连日风雪,至19日下午3点,降雪量溶水高达30公分,实际雪深约达80公分。19日,全市出动28万余人参加除雪劳动,组织动员1 700多台汽车和马车,运出积雪17 260立方米。
    12月21日    哈尔滨市人委召开城市剩余劳动力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动员大会。市长吕其恩在会上向全市各界人民提出,今冬明春,要动员和组织20万人下乡参加农业生产。
    12月24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委员会(临时)召开第十二次委员会议,讨论通过撤销武百祥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的资格;提名赵尚朴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候选人。    
    △    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中苏友谊馆(此后改为友谊宫)举行。会议中心任务是,贯彻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和省第一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推动整改,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确定1958年的主要任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长吕其恩作的《领导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为胜利完成1958年任务而奋斗》的政府工作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会议通过了《给下乡干部、学生的一封信》,选举赵尚朴为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大会于28日闭幕。
    △    哈尔滨市统计局发表《关于哈尔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  计划执行情况预计公报》。截至1957年末,全市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建设上,除农业连续三年受灾没能达到计划目标外,许多主要指标都提前或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工业生产提前完成"一五"计划,195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72亿元,比1952年增长1.14倍,平均每年增长16.4%。(二)农业遇到三年(1953、56、57年)洪水灾害,粮食比1952年减产,没有实现"一五"计划目标,但蔬菜和副业、渔业仍比1952年增产。农业总产值完成2 692万元,比1952年增长21.26%。(三)基本建设(包括新建、改建和恢复的工业企业,以及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等项目)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投资12.69亿元。其中国家安排项目占86.6%,黑龙江省属项目占4.6%,市属项目占8.8%。(四)商业,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4.8亿元,比1952年增长81.2%,平均每年增长12.6%,超过了"一五"计划的增长幅度。(五)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郊区99.8%农户加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共有116个(蔬菜社46个);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66个社(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93.1%;1956年所有私营工商业基本实现了公私合营与合作社经营。(六)市区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年收入762元,比1952年提高61.3%(实际工资提高35%);农业合作社每户收入440元,比1952年增加54.9%。
    是年全市人口为1 552 416人,比上年增长8.76%,自然增长率40.70‰。
    社会总产值为171 973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84%,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134 963万元(按1957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O.53%。工业总产值132 386万元,比上年增长O.38%(属全民所有制114 736万元,比上年减少3.16%;集体所有制16 529万元,比上年增长33.71%;重工业84 999万元,比上年增长3.43%;轻工业48 228万元,比上年减少4.12%。);农业总产值2 577万元,比上年增长8.68%。
    国民收入为73 793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71%。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8 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8%。
    地方财政收入为5 867万元,比上年增长73.73%;支出为3 3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79%。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