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史说哈尔滨 >> 哈尔滨市政府施政纪略 |
|
|
|
|
|
1950 |
|
|
|
要事摘录
○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并为松江省和哈尔滨市题词
○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
○哈尔滨市各界人民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侵略朝鲜的罪行
○哈尔滨市召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哈尔滨市各界人民全力支援抗美援朝斗争
○胜利完成“南厂北迁”任务
1月4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为保障人民安全,限存放炮弹的行业和市民于1月1O日前到所在区公安派出所登记。
1月12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采取制冰及冰窖管理暂行办法》,自即日起施行。
1月1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号召全市人民开展劳军优属运动后,自1949年12月27日起,这项工作至本日胜利结束。共收到各界捐款81亿元。
1月25日 东北人民政府任命哈尔滨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屏为院长,民政局副局长马开印为民政局局长。
2月1日 根据东北税务总局决定,哈尔滨市由2月2日起实行新货物税率税目。
2月8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定《罚金没收金处理规则》。
2月14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政务会议决定,试行《区街组织变更后工作任务与相互关系暂行办法》。
2月24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农村工作办事处",由市民政局领导。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哈尔滨市卫生事业费征收暂行办法》。
2月25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示布告,鼓励本市商人积极推销农副产品,促进城乡物资交流。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修改1948年颁发的《哈尔滨市摊贩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2月27日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由苏联归国途中来哈尔滨市视察。毛泽东主席为松江省和哈尔滨市题词"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不要沾染官僚主义"。
2月28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生产建设公债动员推销委员会"。饶斌为主任委员,陈一凡、郑依平、胡传经、刘佩芝为副主任委员。至3月30日,全市共发行公债3 422 344分,超额592 434分。
3月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召开春季防火安全会议。
3月7日 哈尔滨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一伦就发行生产建设公债的目的和意义作报告;大会秘书长马开印作《关于一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坚决完成订购283万分生产公债任务的决议》。会议选'出30名代表出席省人民代表会议。
3月8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定《登报公布暂行办法》。
3月1O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公共房产住宅标准的通告》。
3月20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定《家畜屠宰检查暂行办法》。
3月24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指示,要求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采用员工应优先照顾军属。
4月1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妇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据统计,1947年婚姻案件为612件;1948年为724件;1949年上升为1 248件。这些案件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都得到合理解决。
4月5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哈尔滨市饲犬登记及捕杀野犬暂行规则》。
4月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靖宇大街、中央大街禁止三轮车、手推车通行。
4月11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撤销市长办公室,成立市计划局,市长饶斌兼任局长,高云帆任副局长兼市人民政府干部处处长。
4月12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哈尔滨市清扫卫生规则》。
4月19日 哈尔滨市私营浴池业签订劳资集体合同。
4月20日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任命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丁公甫为秘书长。市干部处副处长冯毅因工作变动解职,任命孙乃文为干部处副处长,调市专卖局副局长丁坚为市财政局副局长。
4月27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召开防空会议,决定成立防空委员会及防空司令部。5月3日,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王化成任哈尔滨市防空委员会主任及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
4月28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私营行业营业范围管理办法》。
5月18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示布告,为加强度量衡管理,设立度量衡检定所。
5月1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哈尔滨市冷食卫生管理办法》。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哈尔滨市摊贩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5月22日 哈尔滨市公安机关解散了两派四系236个"佛坛",逮捕反动道首和匪特28名,基本上摧毁了反动的"一贯道"组织。有4 490人自首登记。
5月23日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市工商管理局副局长杨祝民任局长。
5月30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任命石兴周为顾乡区副区长,范振江为香坊区副区长。
6月8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第一次会议。本届人民代表共369人,较上届增加11人。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市从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始代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如下职权:1.听取与审查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决定市的施政方针和政策;2.建议与通过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预、决算;3.建议与决议有关市政应兴应革事宜;4.向人民传达并解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议;5.选举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委员,组成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同时制定《哈尔滨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草案)》,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职权、代表资格、会议召开等事宜作具体规定。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听取了副市长陈一凡作的《1949年工作总结和1950年工作任务的报告》;讨论了《哈尔滨市关于订立加工订货合同管理暂行办法(草案)》;选举饶斌为市长,陈一凡为副市长,王一伦等27人为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会议历时4天,于11日闭幕。
6月1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立公共户口的决定》。
6月22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通告,要求保护自来水设施。
6月23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示布告,禁止非军警人员着用军警服装和贩卖军警服装。
7月8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任命哈尔滨市商业局副局长李坚兼市工商管理局副局长。
7月13日 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市委、市政府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会,部署开展整风运动。
7月17日 哈尔滨市各界人民集会,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侵略台湾。市长饶斌在会上作目前形势报告。7月21日,哈尔滨市各界群众4万多人集会,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台湾、侵略朝鲜的罪行。8月1日,哈尔滨市各界6万余人集会,隆重庆祝"八一"建军节,会后举行反对美帝侵略大示威游行。8月30日,松江省及哈尔滨市各人民团体发表“抗议美机侵略我领空,拥护周外长”的严正声明。9月29日,哈尔滨市人民为表示保卫和平的决心,参加和平签名人数达72.2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90%以上。10月22日,哈尔滨市工商联合会召开各行业委员及工商界人民代表集会,通过对美帝国主义新的挑衅发表的书面抗议。11月11日,中国保卫和平反美侵略委员会哈尔滨分会正式成立。
7月22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委员会议,讨论通过市人民政府第三季度工作计划:1.开展整风运动,总结过去工作;2.调整公私关系,执行加工合同;3.调查产销与供需情况;4.安排好明年计划;5.筹备召开哈尔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第二、三次会议。10月24日,召开第三次人民政府委员会议,讨论确定哈尔滨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时事宣传为主,同时把哈尔滨市职工业余教育实施办法(草案)列入议程。12月16日,召开第四次市人民政府委员会议,讨论私营企业职工年终奖金(津贴)问题。会议确定,按1949年标准,发给半个月至2个月标准工资;营利多的企业,经劳资双方协商,政府备案,也可超过1949年总数;经营不好的企业,可减发或不发;签订劳资合同的按合同办理。
7月2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公布《哈尔滨市公、私立保育院、托儿所登记暂行办法》。
8月2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干部医疗、补助办法的决定》。
8月5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对私营工业进行普查的通告。并抽调600名干部和学生于8月11日开始进行普查工作。
8月7日 哈尔滨市为支援解放台湾和西藏,已有4个絮绗厂开工生产军服。8月2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军需一局、市妇联共同组成絮绗委员会,发动群众赶制军衣。市长饶斌任主任委员。10月12日,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被服局驻哈尔滨办事处及哈尔滨市妇联,联合召开第一期絮绗竞赛总结奖励模范大会。11月9日,哈尔滨市790余名汽车司机志愿赴朝抗美。11月15日,松江省立助产医院及哈尔滨市护士学校370余人志愿组成"南丁格尔"救护队,参加抗美援朝。11月24日,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做出执行炒面任务的决定。发动全市各单位为志愿军加工食品炒面。12月5日,哈尔滨市医务人员集会庆祝朝鲜人民军反攻大捷,同时欢送战勤医疗队赴朝鲜。
8月11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任命刘勇为市干部处副处长。
8月17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通知各单位不得扩大现有编制。
8月21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工定货管理暂行办法》。
8月24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定《消火栓修建管理暂行办法》。
9月9日 遵照东北人民政府指示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设置办公室,下设秘书室、文书科、财经科、政法科、编审科原秘书处改为室属处,领导总务科、保育院、国际旅行社、马迭尔、招待所、休养所。
9月1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电网安全暂行办法》。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出示《关于烟囱炉灶修建规定的布告》。
9月2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丢失儿童处理暂行办法》。
9月28日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免去哈尔滨市商业局局长刘明夫、市教育局兼局长李曙森职务。任命傅大陵为市商业局局长,李坚为副局长;史文生为教育局局长,陈振球为副局长;田子玉为合作总联社副主任。
10月9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自来水、下水道业务暂行条例》及《瓦斯使用暂行条例》。
10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12月31日,市公安局在《关于镇压反革命的工作报告》中称:1950年全市共破获美蒋特务及蒋匪地下武装案件4起,逮捕犯人35名;破获一些美蒋特务建军、反动封建宣传和反革命造谣、张贴反动标语等案件,逮捕犯人131名;破获盗匪案19起,逮捕犯人20名;逮捕其他破坏经济建设的犯人1 493名。上述罪犯中,处决36名,判刑关押306名,打击了反革命分子嚣张气焰。
10月13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调整公营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工薪及改行八级工资制度实行办法》。11月5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令,要求各国营、公营工厂实行八级工资制,各厂的工资定额和技术标准,须向市工薪委员会备案。
10月21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道里、南岗、太平、东傅家、西傅家、新阳等6个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为县级市辖区。
10月27日 哈尔滨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增补3名代表。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一伦在会上作本次会议主要任务和二届一次会议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市长饶斌作时事政治报告;市文教局副局长陈振球作《哈尔滨市职工业余教育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哈尔滨市职工业余教育实施办法》和《支援皖北、苏北等地灾胞募集寒衣工作方案》。会议选举李常青为哈尔滨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王一伦、吴宏毅、刘珮芝为副主席,饶斌、陈一凡、王化成、杜光预、张柏岩、武百祥等27人为委员;选举王一伦、赵尚朴、李式楷等11人为市监察委员会委员。会议历时3天,于29日闭幕。
10月28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免去高云帆干部处兼处长职务,任命肖林为干部处第二副处长。
10月29日 哈尔滨市成立皖北、苏北、河北、河南灾民寒衣劝募分会,开展为灾胞募集寒衣工作。
10月31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提高婴儿供给标准及执行中央关于供给标准草案补充办法。
11月1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订《遗失、漂流、埋藏物暂行管理条例》。
11月30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出通告,统一收购猪皮以供军需。
12月3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召开募集寒衣及市民购买公债工作总结大会。截至本日,全市认购公债211.5万分,超额 O.42%。
12月16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制定《哈尔滨市粪便管理条例》及《冬季农民进城拣粪暂行办法》。
12月24日 经松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任命修思强为道里区副区长,胡雅兰为南岗区副区长。
12月26日 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任命郭林军为哈尔滨市第二副市长(先行到职)。
是年 为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从6月到12月,哈尔滨市人民和各行各业全力支援前线。共组织朝鲜语翻译、汽车司机和医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员3 000多人赴朝。其中汽车司机497人,司机助手200人,汽油车助手29人,医务人员218人,机场民工1 000人,修路民工1 327人。共制做军服86 235套,棉被110 377床,棉大衣45 029件;加工罐头24 520箱,制油104 575吨,炒面200万公斤,面粉190万袋;出动大车2 167辆,汽油车9辆。市人民政府还设立接待站,共接待过往部队、伤病员、民工41万多人次,朝鲜干部家属8 000多人次。全市人民捐献慰问金360.1亿元和大量慰问品、慰问信。
△ 从1950年开始,全国进入有计划地经济恢复时期。中央对经济恢复时期提出的总方针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中共哈尔滨市委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工作提出“面向北满农林矿”和“积极恢复、稳步发展”的方针。
△ 按中央的部署,轴承厂、第一工具厂、龙江电工厂、电线厂等16个大中型企业(后经调整建成为哈尔滨电缆厂、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松江橡胶厂、建成机械厂、哈尔滨针织厂、哈尔滨电机厂、松江电机厂、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厂、龙江电工厂和阿城继电器厂),从丹东、沈阳等地陆续迁到哈尔滨市。哈尔滨市成立了"新厂工作委员会",从选择厂地、调配干部、组织设备安装、安排职工生活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胜利完成了"南厂北迁”的任务。这些工厂建成和投产,迅速改变了哈尔滨的工业结构,重工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18%,上升到32.8%。在这一期间,哈尔滨市还新建了亚麻厂、搪瓷厂、铅笔、针织、日用五金等一批企业。哈尔滨的经济实力逐步加强。
△ 全市人口为793 708人,比上年增长1.10%,自然增长率33.24‰。
社会总产值为43 664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85%。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34 593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81.70%。工业总产值32 894万元,比上年增长87.22 %(属全民所有制17 537万元,比上年增长42.29%;集体所有制194万元,比上年增长0.33%;重工业8 61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倍;轻工业24 284万元,比上年增长73.11%)。农业总产值1 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3.56%。
国民收入为16 856万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6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2 766万元,比上年增长44.54%。
地方财政收入为696万元,比上年增长5.69倍;支出为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倍。 |
|
|
|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
|
|
|
|
|
|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