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初,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哈尔滨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规定》,以地方法规形式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改革以改革考试制度为突破口,把初中毕业考试权下放到学校,将体育测试、外语口语测试、理化实验测试纳入中招考试内容,市重点高中继续实行配额生制度。中招实行考试全程微机管理。发挥典型学校作用,全市建立11所初中、25所小学做为素质教育实验点校。全市小学全部实行综合等级评价,取消百分制。呼兰县大用式中学实行“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经验,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郊区和各县(市)坚持评选"大用式"中学。
市教委继续实施"百校达标"工程和"名校名师"32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到国家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市教委拨款200万元,购置专用设备建成市教育信息网站,以网站(信息中心)为中心通过微波联接到全市七区十二县(市)教委、进修学校及各校园网,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到年底,全市有2万余名教师参加微机培训,有92%的教师通过了理论与操作考核。市教委把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坚决反对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在“减轻负担"2E作中,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及作业总量,使学生过重的负担得以减轻,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王家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