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6年,哈尔滨特别市政局财政科,工作人员62人。分布在总务股5人,捐务股32人,
会计股16人,调查股9人。计有科股长6人,捐务专务员5人,征收员15人,会计员12人,出
纳员3人,调查员8人,稽查员1人,其它人员15人。东北沦陷后的1936年,伪市公署财务处
(包括市税征收、公库人员)人员编制122人,占市公署行政人员编制的9.6%。1945年,
财务处加官房会计科人员编制132人,占市公署行政人员编制的14.4%。
1946年解放后,市政府财政局人员50人。主要由老解放区调来人员、新录用人员和少量
留用人员组成。1950年,财政局59人。以后逐年稍有增加。1955年,财政局88人。1958年,
125人。1965年,财政局135人。
经过1966—1971年财政机构“砸烂”、解体、改组、合并之后,1972年,财政人员87人。
其中,男68人,女19人。按文化程度区分,大专学历以上的只有5人,高中文化的27人,共
占人员总数的41.4%,初中以下文化的55人,占人员总数的58.6%。1977年,人员总数104
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7人,高中文化的35人,共占人员总数的40.3%,初中以下文化
的62人,占人员总数59.7%。1980年,人员总数增加到136人,文化层次有所提高。大专以
上学历的14人,中专学历的26人,高中文化的33人,共占人员总数的53.6%,初中以下文
化的63人,占人员总数的46.4%。1981年以后,随着财政任务的扩大,人员逐年增加,文
化结构、年龄结构更加趋向专业化、知识化、年青化。1983年,人员总数204人。其中:男
142人,女6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55人,中专学历的56人,高中文化的35人,初中以下文化
的58人。1985年,人员总数286人。其中:男185人,女101人;大专以上学历111人,中专学
历的107人,高中文化的44人,初中以下文化的24人。1990年,人员总数439人。其中:男
273人,女166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81人,占63.9%,中专学历的72人,占16.3%,高中
文化的53人,占12%,初中以下文化的33人,占7.5%;副局级以上的7人,处及副处级的
45人,科及副科级的120人,一般工作人员191人。获得高级经济师、会计师职称的4人,经
济师、会计师职称的41人,助师以下职称的43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