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旅游》
 
 
第三篇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
 
 
第三章 专项旅游
 
 
第一节 狩猎旅游
 
 
  20世纪初,哈尔滨的俄国侨民,多在呼兰河口、阿什河口等近郊猎水禽,或去玉泉、帽
儿山等远郊山区猎取野生动物。30年代,日伪当局作为旅游项目,初步开发,1937年3月,
日伪观光协会协同铁路部门,向哈尔滨附近的呼兰河、松花江若干地段、玉泉、一面坡、陶
赖昭等地增开汽车班车或狩猎、钓鱼旅游列车。1938年1月,哈尔滨铁道局在玉泉修建大型
综合游乐场,狩猎即其主要内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远郊狩猎活动仍在进行。苏联侨民会在大直街(今建筑工程
学院学生宿舍处)开办了狩猎合作社,销售狩猎器械和猎物。苏侨回国后,狩猎活动渐少。
  1985年,哈尔滨市旅游局成立后,将狩猎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加以开发。着手在条件
适宜、交通便利的玉泉镇传统狩猎地带,建立狩猎场。1987年1月6日,正式对国内外旅游者
开放。
  建成后的玉泉狩猎场,地处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西坡,周围建有围墙,总面积达3000公
顷,场区内共有17个山峰,乔木林立,灌木丛生,适于动物栖息。由于周围森林采伐过量,
人烟稠密,加之多年来过度猎取,野生动物已日渐稀少,为弥补野生动物不足的缺欠,狩猎
场还附设有野生动物饲养基地,饲养大量的马鹿、野兔、山鸡,定期向狩猎场散放,使其恢
复野生习惯,供狩猎者猎取。
  狩猎场建有综合服务楼和猎人营地。服务楼可供旅游者食宿,设施齐全,楼内共有12个
客房,24张床位,电视、洗澡间、供暖设备俱全,还有酒吧、舞厅、休息厅。风味餐厅供应
山珍野味烹制的菜肴。营地均设于狩猎区。一号猎人营地,在距服务楼1公里外的山坡上。
建筑面积802平方米,为一结构新颖、精美独特的木质3层楼,为欧洲建筑风格。楼盖为八角
形,坡顶中心制高点,为一带尖顶的塔楼,塔楼里大串灯高悬,取为迟归猎人指明住地方向
之意,并可将楼内天井、圆厅照亮。
  狩猎场建成后,引起国际狩猎界的关注。1987年9月,世界狩猎协会主席克莱因伯格到
此考察,对猎场条件表示满意。10月下旬,由美国克林勃格旅行社组织9人狩猎团,在4天中,
共打到8只马鹿。其中一只大鹿,角分七叉、体重234公斤,制成标本后,在国际狩猎协会评
比中获奖。美国狩猎团长、国际狩猎协会观察员凯里·山姆森对玉泉猎场予以肯定,认为猎
场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猎物丰厚,三者俱备,在其他各国是不多见的。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