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旅游》
 
 
第一篇 旅游资源
 
 
第一章 市内旅游景观
 
 
第二节 太阳岛风景区
 
 
  太阳岛风景区位于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段北岸,与繁华的市区隔江相望,东起滨洲铁路,
西止阳明滩,南至松花江主航道以北,北迄前进农田大堤,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宽约4公
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
  太阳岛原是哈尔滨段松花江北岸的一个江心岛,长不足1000米,经多年江水侵吞,岛屿
逐渐北移,与北岸沙滩相连,几经演变,遂成现在的规模。清代,太阳岛周围的渔区,盛产
贡珠、贡鱼,由官方派专人管理,他人不得在此捕捞,清末渐趋衰落。
  作为风景区,太阳岛的开发起步较早。1916年,中东铁路当局与俄人把持的市公议会,
即着手在太阳岛修建公园(即极乐村,今江北“青年之家”处)。1922年4月,又在太阳岛
上修建一处疗养所。自1926年俄国别兹也夫在今太阳岛餐厅处兴建民娘久尔餐馆起,数年间,
岛上建立起许多俄式别墅,或自用或出租,逐渐发展为消夏避署地。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初期,
曾重新修整浴场和一些简单避暑设施。1940年还扩建了极乐村,修筑了尖塔和清风亭,但未
能形成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将太阳岛的部分地段辟为疗养区,数年间疗养院林立。为
保证疗养区的安全,1954年,开始修筑环岛围堤。1958年成立太阳岛公园,此后续有修缮,
至“文化大革命”时中断开发。
  1980—1982年期间,市政府对太阳岛风景区进行全面规划,陆续兴添景物和游乐设施,
遂成现在的规模,成为一个种类齐全的风景区。
  游人舍舟登岸后,便是一道长长的游览线,中间为沥青步行路,两侧为花坛。临江一侧
尚有10大圆形碗状水泥花池。花池与花池之间,筑有6处探出堤岸的眺望台,围以栏杆。台
上设有座椅,暑期还备有遮阳大伞。游览西端北折拐角处,为一钢筋水泥结构的大型水榭,
建筑面积达1760平方米,水榭由160根水泥柱架于水面之上。水榭共分3层,上层有宽敞的半
圆形长廊,小巧的凉亭及棚架,下层有台阶浸入江中。江水上涨,则下层全浸入江中,中层
仍可供人游憩。游览线北侧为太阳岛公园外的园林区和疗养区、商服区,间有游乐设施。至
1990年末,太阳岛共建有疗养院38个。旅游旺季时,共设有商服网点400余个,年接待游人
达450多万人次,日游人量最高达20万人次。
  太阳岛风景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太阳岛公园、哈尔滨新友谊园、露天浴场。
  太阳岛公园 太阳岛公园位于江北大堤内警备路北侧,属文化休息型公园。公园中心为
文化区,是公园景观集中的所在。公园的主景为“水阁云天”,建有太阳湖、荷花湖等4个
人工湖,以及太阳山、太阳亭、姊妹桥、双亭桥、白玉桥和湖中岛等景点,形成江中有岛、
岛上有湖、湖中有桥,湖岸有山有阁,山顶有亭,湖山相衬的景观。
  公园西部为游乐区。1986年“航天飞机”建成并投入营业。轨道周长500米,轨道架高5
米。同年还将滑冰场改建为半露式的音乐茶座和跑车场。此后年年增设新的项目。1988年建
成高空游览车,1989年引入水上游乐项目“龙宫”,1990年建成的项目最多,有“海浪珠珠”、
“碰碰车”、“儿童小跑车”等。同年建成的还有大型游乐机——滑行龙,并开辟了射击、
套圈、保龄球、小转车、赛车等。
  公园西北部和东北部为游人休憩区。区内多阔叶林、以柳树为主的灌木丛、沼泽、草地
等。便于涉足的游览处,还设有桌椅,供游人使用。
  哈尔滨——新友谊园 哈尔滨新友谊园位于太阳岛公园的北侧,属园中园。此园系
1989年为纪念中国哈尔滨市与日本新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由日本新市协助建成,总
占地面积为3.7万平方米,为回游式日本庭院式建筑。园内共辟为4个景区。
  第一景区,以水为主体,水域面积11000平方米。景区内共有园门、中日友谊纪念馆、
小山、溪流、源头小溪和葫芦池6个景点。园门上方悬有当时日本新市市长若杉元喜和哈
尔滨市市长宫本言题写的“哈尔滨新友谊园”的匾额,迎门为一小径,通向中日友谊纪念
馆。纪念馆全为木质结构,铜瓦屋面,为典型的日本房屋建筑,面积为417.5平方米。馆内
设有中国式接待室、日本式接待室、会议室、展览室、水屋及茶室等。展览室内陈列有哈尔
滨市与新市友好交往的资料和纪念物等。纪念馆周围为河流石铺成的日本式“宫庭”小路,
小路两侧配置日本庭院风格的石制洗手钵、石灯和景石。洗手钵由水源、石盆、地下水缸三
部组成,构思奇特。地下水缸永远保持一定水位,由石盆溢出的水,流入缸中,水滴落下后
在缸内形成空脆的回声。石灯则类似中国在建筑中的石灯幢,系日本古代放置蜡烛的照明物。
纪念馆后侧有小山,沿卵石小路可达山脚,拾石阶而上,可达山顶。山顶上立有怪石,且有
泉水流出,花丛中筑有日本式木质小亭,亭内设有供游人休息用木墩,用原木锯成,不加雕
琢。
  园内溪流由急流、潭渊和山顶涌泉组成。溪流初端由山顶人造涌泉流出,顺流而下,溪
流两侧用景石护岸,以卵石镶成洲渚,溪底铺有卵石,大小不一,激流冲击卵石可形成浪花。
间或有落差大处,遂成一小瀑布。溪流再下行,穿过木质结构的日式曲桥和园路桥,注入葫
芦池里。曲桥类似中国的亭桥,其造型取材于日本新市白山公园的一座木质异形桥。曲桥
全部用木料建,不加油饰。葫芦池其状为细腰葫芦,亦系仿新市白山公园之胜景。设计者
的意图,盖以葫芦池象征日本海,其溪流则用以代表日本第一大河信浓川。
  第二景区规模小于第一景区,由中日友好纪念碑和草坪组成。纪念碑竖于草坪中央,碑
高4.1米,由一整块重达13吨的巨大花岗岩建成。碑的正面刻着哈尔滨前市长王化成题写的
“中日友好纪念碑”7字。碑的背面,刻有碑文,为王化成与新市市长若杉元喜所撰。碑
石色调柔和,纹路清晰,全石浑然一体。草坪系由北国绿、早熟禾、剪股颖、牛毛草4种匍
匐性草搭配而成。草坪四面均有通往纪念碑的河流石小路。
  第三景区位于友谊园的南侧,以林木花卉为主。区内植大量杏树,用以代表日本樱,盖
取其耐寒故。此外则有落叶松、樟子松、黑松等乔木,以及花楸、白丁香、京桃、天女栏、
南蛇藤、红瑞木等10余种观赏花木。景区的西南角还设有专营日本小吃“大判烧”的零售店。
  第四景区位于桥东,系儿童活动区。西临园内的北湖,南临太阳岛公园的太阳山,有万
代桥沟通与其他景区的联系。万代桥亦仿日本新市信浓川的万代桥按比例缩小建成的,桥
长42米,宽3米,林间开有小路。
  友谊园建成,以其格调清新,且具异邦情趣,两年即接待游人30万人次。
  露天浴场 太阳岛风景区的露天浴场,形成较早。20世纪初,避暑的俄国人多到此野浴,
中国人来者极少。后中东铁路当局正式开辟了太阳岛浴场、十字岛浴场和极乐村浴场,并驻
有中东铁路水上救护队,筑有木质结构望塔,发现有人溺水,即发出信号,救护队迅即前
往救援。浴场设有服务、休息设施。1917年后,不再派专人管理,又几经洪水侵袭,这些设
施便不复存在。
  哈尔滨沦陷期间,日伪当局为重开十字岛浴场和极乐村浴场,建有储元宝等设施。极乐
村浴场实行收费管理,并开辟了游船航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开辟了上坞浴场和金水河浴场。上坞浴场系由原十字岛浴
场发展而成,位置在上坞区南侧临江段,面积约30公顷,适合野游,设有更衣室、储衣室和
服务部等。
  金水河浴场在太阳岛上坞区东侧,愈水河入江处,太阳岛餐厅对岸,为1980年新建浴场,
面积约10公顷,水浅浪小,场底平缓,水质清净,无污染,颇受浴者欢迎。浴场有成百个帐
篷出租,且有出租游泳器材等服务项目。
  太阳岛浴场位于太阳岛围堤南端,面积约20公顷。因沙滩多年受洪水侵袭,滩上景亭、
风标被毁。由于河道变迁,浴场水深流急,已不适于野浴,游人稀少。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