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农村经济》
 
 
渔业
 
 
【概况】
 
 
    2000年,全市计划养鱼水面4.33万公顷,实际放养4.92万公顷。计划水产品产量6.7万吨,实际完成7.49万吨。计划生产鱼种8 800吨,实际完成11 531吨。计划渔业产值2.67亿元(1990年不变价),完成3.09亿元。2000年,全市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渔业。
    1.品种结构调整。一是扩大市场适销对路的鲫鱼、鲇鱼、鲂鱼和淡水白鲳等养殖规模。这些品种分别比上年放养面积增长80%、20%、100%和50%,产量达到5 700吨、320吨、450吨和100吨。二是增加试验、示范品种。2000年在重点抓好大眼狮鲈、湖鲱引进和繁育的同时,还对云斑鲴、叉尾鮰、黄桑、大口鲇、加洲鲈等品种进行引进和试验。三是利用中小型水面放养名特优品种。长岭湖渔场利用湖中丰富的小型鱼类资源养殖鳜鱼,2000年投放鳜鱼苗4万尾。秋捕时尾重达200克;市水产研究所和市金山堡鱼种场等单位在太平湖、五一水库放养的大眼狮鲈、湖鲱、青鱼、加洲鲈等每尾重达100~150克。
    2.原良种生产基地和繁育体系建设。为实现全市渔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市水产局将逐步建立5个独具特色的名特优鱼类原良种生产基地和繁育体系,并纳入全市渔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中。以市鱼苗场、市水产研究所、市金山堡鱼种场等单位为中心,以城郊及县(市)部分场(户)为基地的良种繁育和养殖体系已开始运作。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渔业经济。一是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渔粮、渔牧、渔林、渔副等多种经营。推广了木兰县东风乡的"小流域治理,实行渔、畜、禽、林、副业相结合,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做法;推广了呼兰县双来渔场养鱼、加工饲料、承揽土建工程为一体的经验和呼兰县鱼种场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效益的经验。二是发展集渔业与游钓、旅游观光、水族观赏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哈尔滨郊区、依兰古城山庄、方正莲花湖度假村、双城金鱼池山庄、木兰香磨山水库、宾县二龙山水库等单位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游乐设施,办出了水产特色。
    4.春季放养、鱼类越冬后期管理和抗旱指导工作。一是在春季共筹集资金29 397万元,筹备各种饲料5.6吨,保证了渔业生产的顺利发展。2000年全市投放春片鱼种1.02亿尾、6 800吨。二是抓越冬鱼类后期管理工作。各级水产部门在春季开化前的2~4月期间,深入到全市各越冬场点进行多次检查和指导,使全市鱼类越冬成活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出池春片鱼种1.1亿尾、8 600吨,越冬成活率达到82%以上。三是抓抗旱工作。2000年夏季,部分山区的小塘坝和靠江河注水的养鱼地段,干旱情况尤为突出。全市动员近万人次,投入300万元,共打井300余眼,修复旧井1 000眼,使6 667公顷受旱鱼池旱情缓解。
    5.2000年,进行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推广工作和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了渔政管理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贾晋国)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