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信息化事业,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展速度很快,形成一定规模。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1997年实现产值21亿元,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邮电通信业跨入全国八强行列,1997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59亿元。中国联通哈尔滨分公司GSM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金桥卫星地面站的建立,为哈尔滨市党政机关、保密要害部门加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国内各专业计算机网络提供接入服务。广播电视业,1997年完成12县(市)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哈尔滨市广播电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迅速,市以及市属12县(市)、两个开发区和部分委办局成立信息中心,成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辅助决策机构。信息咨询业初具规模,有各类信息资询企业1 100余家,从业人员达3.5万余人。哈尔滨市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全市综合计算机信息网--哈尔滨信息网(HRBnet)1997年1月15日投入运行。全市有30多个部门、单位建立起专业的、局域的信息网络、社区服务网络及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四大 Internet出口在哈尔滨市均有节点。全市从事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单位18家,用户万余户。电信"169"已拥有3 000用户;"金卡"、"金税"等金字工程相继启动。
哈尔滨市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相比,相对滞后。据有关部门对全市300家委办局、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调查,仅30余家拥有人事、财务、科技情报、专利产品、生产管理等业务型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而全面介绍哈尔滨市市情,介绍支柱行业、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资源优势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数据库建设还是空白。随着全市网络建设的迅速发展,数据库建设亟待加强。
(刘 方 尹岩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