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市志  
 
 
《哈尔滨市志 医药》
 
 
第二篇 医药商业
 
 
第一章 经营范围与品种
 
 
第二节 品  种
 
 
  一、化学药品
  哈尔滨化学药品经营种类有普通药、新药特药、麻醉药、避孕药、兽药械、医疗器械、
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等。
  普通药 普通药属国内大宗生产销售药品,1978年经营1299品规,1990年为1622品规。
  新药特药 临床试用、商业试销药品为新药;特殊病例使用的进口药品为特药。新药特
药经营品种随着医药生产发展而适时调整,是医药商品不断更新换代的后备品种。
  1949年,国营医药商业机构建立后,哈尔滨市的进口药品批发业务由药品批发部(改称
药品批发商店)经营。1949—1957年2月,进口药品经营范围按剂型分为针剂、片剂和粉剂。
1957年3月,根据中国医药公司《全国医药商业特药经营办法》(草案)规定,哈尔滨市医
药公司在药品批发商店麻醉药组设特药专柜,将进口药品中的用途特殊、数量少和价格高的
20几种药品集中,由1名营业员负责经营,麻醉药品组长兼管特药进货。1959年7月,商业部
医药局颁发《特种药品经营目录》之后,药品批发商店成立了特药组,将各剂的进口药品全
部集中统一经营。人员增至3人,柜台增为6节,设有专库保管,营业面积80平方米。定点从
北京市医药公司进货,经营品种增至80余种。
  1960年9月1日,哈尔滨市特种药品批发商店(对内仍是特药组)成立,被中国医药公司
列为特种药品直调点,经营品种增至150余项。同年,根据卫生部、化工部和商业部《关于
组织急救药品经营点,以便及时调拨使用的通知》精神,哈尔滨市医药公司被列为全国10城
市重点贮备急救药品经营点。贮备的急救药品主要供治疗中毒、烧伤和烫伤重患者使用。19
61年,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药品外汇减少,特药货源不足,而国产新药发展较快。哈尔滨
市在加强特种药品经营的同时,增加了国内新药品种的经营。1963年,经营品种增至190余
种。随着药品生产的发展,新药品种日益增加,其中部分货源充足品种逐步划入普通药,新
药特药品种稳定在200项左右。
  1972年2月1日,新药特药业务划归哈尔滨市医药公司所属哈尔滨药品采购供应部经营,
营业面积增至200平方米,经营品种保持在200项左右。1978年,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
于“在省会所在地设批、零兼营的新药商店或门市部”的要求和商业部医药局《关于加强医
药新产品经营工作的通知》精神,哈尔滨市调整了批发机构,成立了哈尔滨市医药公司新药
特药商店,独立核算,负责哈尔滨市内56个省、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省内其它21个重
点医院新药特药的供应以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医药站新药特药的
计划调拨。经营品种212项,是全国9大城市新特药重点经营单位之一。
  1980年,中国医药公司制定《关于新药特药经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特药经营方向,
并按新特药目录扩大了经营品种,增加了肿瘤和心血管用药以及效期短、保管条件特殊、一
般商店经营有困难的品种,且全部零售。为方便群众,还增加经营了普通药、中成药和小型
医疗器械等业务。1985年,新特药批发472项,零售1370项。
  1990年,新药特药商品经营规模又有了发展。经营品种以进口药品和国内新药为主,也
经营部分国内名优药品。批发保持1100项,其中进口药品184项。零售药品2517项。已成为
省内规模大、品种全、购销业务活跃、服务优良、远近驰名的新药特药商店。
  麻醉药 麻醉药是具有抑制作用的镇痛药物。根据中国医药公司《麻醉药品暂行管理条
例》有关规定,经卫生部批准,1951年3月松江省医药公司设立了麻醉药品经营管理科,统
一经营销售麻醉药品。1953年11月,松江省医药公司将此项业务移交给哈尔滨市医药公司。
经营品种分为吗啡、阿片、可待因和大麻等4大类32种。
  1978年,《国务院关于颁发麻醉药品管理条例的通知》规定麻醉药品品种范围39种,哈
尔滨市医药公司经营34种。1986年经营32种,1988年经营23种,1990年经营30种。
  避孕药 1954年12月,根据商业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避孕药物的管理和供应办法》
规定,开始经营避孕药、具。经营品种分避孕坐药、避孕膏、避孕套和抗它膜。1963年,根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避孕药具经营的
方针和政策,与市妇联和各区政府配合,在街道居民委、组和各保健站,设立了避孕药具代
销点。年初,代销点629个,年末发展到1948个,经营品种增至16种。
  1989年3月,根据国家通知,此项业务移交给哈尔滨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兽药械 1945年前,哈尔滨市兽医人员缺乏,兽药械生产落后,仅有阉马用的红生汞和
白生汞,市场没有专营兽药械的商业网点。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市场上有商贩贩卖敌伪军用的兽用体温计、开口器、
灌药器、注射器等。
  1952年,刘静运和潘振东等4人合伙在道外南头道街开设了联谊药店。在经营化学药品
的同时,兼营部分兽用医疗器械,经营品种100多项。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的需要,扩大
了兽药械经营。1956年1月,在联谊药店的基础上,成立了公私合营联谊兽药械商店,专营
兽医器械,经营品种140余项。1958年,由于贯彻“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商品粮基地、
畜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很快,先后建立了一批大型畜牧场、农场和军马场,相应成立了兽医
站、兽医院及兽医研究所等。所需兽医机械和兽用药品增加,原有公私合营兽药械商店经营
范围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市医药公司在该商店的基础上,成立了兽药械批发商
店。年末,兽药械经营品种达180余项。
  1986年,兽药管理划归畜牧系统。哈尔滨市畜牧局成立了兽药械经销公司和牧工商公司
等,经营兽药械。哈尔滨市医药公司对兽药械专营转为兼营。
  医疗器械 哈尔滨解放前,医疗器械在西药行、西药房中兼营。品种以小型器械为主,
少数商行经营部分齿科材料、化验用具、显微镜和干燥箱等,日本和德国产品居多,也有部
分上海产品,设备性医疗器械多由医院直接在国外订购。
  1947年,中天西药房由经营药品转向重点经营医疗器械。除经营一般手术器械外,还增
加了车、床、台、架、化验、纱布和轻便手术床等商品,并设有小烘炉,请懂技术的老工人
和老银匠生产刀、剪、钳和镊等手术器械。由于商品质量好,不仅供应省内各大医院和军队
卫生医疗部门,部分产品还销往关内各医疗单位。
  1951年11月,松江省医药公司成立了医疗器械批发部,成为国营专业销售网点,经营手
术器械、注射器、玻璃仪器、显微镜、X光机、心电机和超声波等商品250余种。1953年,
“三五反”后,中天西药房停业,网点、人员和商品全部由医疗器械批发部接收,经营品种
达834品规。1958年发展到1800品规。1980年达到2061品规。1988年经营商品19类,3758品规。
  1990年,哈尔滨医疗器械批发部经营品种达3482品规,并与全国各地130余处站、司和
厂家建立业务联系,成为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专业经营企业。
  化学试剂 1946年前,哈尔滨市化学试剂商品大多来自日本,也有少数本国产品在西药
商行中兼营。由于品种少、需求甚微,没有形成独立行业。
  1947年,私营大东新药房开业,专营药品和化学试剂,并收购和销售流入百姓手中的硫
酸、盐酸、硝酸、无水乙醇、甲苯、二甲苯和几十种色素、糖类等约80余个品种。同年,一
药商在振滨商场内经营化学试剂,品种有40余个。1949年,曙光药店开业,经营化学试剂。
随着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试剂销售渐畅。先后又有华科、亚昌私营商行专营化学试
剂,经营品种在百余种左右。
  1950年,松江省医药公司所属第三医药零售门市部内设化学试剂专柜,国营医药商业开
始经营化学试剂商品,经营品种50多个。1952年,根据化学试剂的纯度,对经营品种进行了
调整,仅剩20余种。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生产部门和科研、教育单位对
化学试剂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满足市场需要,哈尔滨化学原料公司所属化工商店开
始经营化学试剂。同时,松江省医药公司将其第三医药零售门市部的化学试剂经营业务划归
哈尔滨市医药公司药品批发部,批发部成立化学试剂组,经营化学试制近150种。1954年,
试剂经营分工,纯以上规格的试剂由市医药公司经营,化工原料公司所属化工商店的化学试
剂商品和全部队员移交给市医药公司,公司内成立了化学试剂批发部。1955年,全市经营品
种达800余种。同年12月,新药业公私合营,华科、亚昌化学试剂商行的资金、商品和人员
全部纳入哈尔滨市医药公司化学试剂批发部,形成了化学试剂国营统一市场。1957年,经营
品种达1000余品规。1958年达1250品规。
  1959年6月,化学试剂批发部改为化学试剂批发商店。根据建立科技用品供应机构的精
神,化学试剂经营体制做了调整,将化学试剂批发商店移交给黑龙江省科学研究用品服务处。
1961年,哈尔滨市医药公司成立了科学研究用品商店,经营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和科教仪器
等三级批发业务。1962年,哈尔滨市科学研究用品服务处成立,承担黑龙江省医药公司部分
地区化学试剂经营业务。同年,省科学研究用品服务处将化学试剂批发商店移交给市医药公
司。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深入贯彻,哈尔滨市医药公
司总结教训,重点充实第一线专业骨干,加强经营计划性,对化学试剂市场做了调查研究,
坚持按需要进行地产收购,合理组织货源,保证工农业生产和科研、医疗单位的需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厂停产、学校停课、科研单位也受到很大冲击,造
成品种短缺,销售下降。1970年,经过整顿,化学试剂经营又呈上升趋势。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对化学试剂品种、数量
和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品种增长很快。1980年达4370项,比1976年上升30.4%。
1984年,由于贯彻党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化学试剂商品放开了经营,实行工业、
商业、科教等部门多渠道经营。1985年5月13日,化学试剂批发商店改为化学试剂批发站。
  1986年,全市有国营、集体、个体化学试剂经营网点30余处,以经营适销商品为主,批
零兼营。化学试剂批发站为增加竞争实力,注意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多方组织货源,扩大经
营品种,大力推销地产品,努力开辟市场新领域,使化学试剂商品经营有了新的发展。1990
年,化学试剂批发站经营8大类商品,共4712个品规,比1955年增加了3.7倍。
  玻璃仪器 清末、民国和沦陷时期,哈尔滨俄、日药商开设的西药房只兼营一般的量杯、
试管、培养皿等小型玻璃仪器。中国药房从事兼营业务的仅有泰华西药房,经营多为德国产
品。1938年,哈尔滨元吉玻璃厂开始生产玻璃器皿,也生产部分医疗和化验所需的试管、投
药瓶及温度计等。
  1948年,私营亿源科学仪器商店在经营科教仪器商品的同时,也经营部分玻璃仪器。19
51年11月,松江省医药公司医疗器械批发部成立后,国营医药商业开始经营玻璃仪器,品种
为磨沫口瓶,漏斗、量杯和试管等。1952年达到50余个品种。同年,长春玻璃仪器厂驻哈尔
滨推销处与哈尔滨医疗器械批发部玻璃仪器部合并,成立玻璃仪器商店,经营150余种商品。
1955年11月改称玻璃仪器批发部,经营二、三级批发业务,成为全省玻璃仪器经营中心,继
北京、上海和天津之后全国第四家玻璃仪器专业商店。1956年又将齐齐哈尔玻璃仪器厂哈尔
滨推销处并入哈尔滨玻璃仪器批发部,经营范围不断扩大。1958年,为适应玻璃仪器销售业
务发展的需要,批发部搬迁到道外靖宇街314号,经营品种增至500余种。
  1962年,哈尔滨百货一商店科学仪器业务、化学试剂批发部部分业务、玻璃仪器批发部
业务和人员合并,成立哈尔滨科学研究用品服务处。
  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工厂停产、减产,大专院校停课,科研单位停止
研究工作,玻璃仪器商品经营陷入困境,销售额连年下降,1966年为83.1万元,1967年为
60.1万元,1968年仅实现38.6万元,企业处于亏损边缘。1972年,随着国民经济各条战线
的调整、整顿,玻璃仪器商品购销额又呈回升趋势。
  1976—198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玻璃仪器商品销售量迅速回升。1978年购进为165.4
万元,销售额为83.9万元,经营品种为939项。1983年购进为220.2万元,销售为257.9万
元,经营品种为1530项。同年,玻璃仪器批发商店改称玻璃仪器批发站,并对企业进行了全
面改造,扩大了营业规模,改建了暖库。
  1990年,哈尔滨市医药公司玻璃仪器批发站共有职工71人,经营烧器、皿管、瓶斗、量
器、成套仪器、真空仪器、滤器、标准磨口仪器8大类以及实验室附属配件、温度计、化学
磁仪器等品种计1380项,商品购进实现279.3万元,销售实现401万元,利润实现26.5万元。
  二、中 药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国人安辅廷开设安辅廷汉药房,开始经营中药,成为哈尔
滨中药经营的开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营品种逐年上升。至1990
年,中药材经营品种达800余种,中成药经营品种增至2500余种。此外,还经营滋补保健品。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