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党政 群团》
 
 
民主党派 工商联
 
 
【中国农工民主党哈尔滨市委员会】
 
      2003年,农工党市委发展新党员20名。到年末,有基层支部15个,小组1个,党员总数为35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38人,占党员总数的38.8%;具有中级职称的207人,占党员总数的58.1%。医药卫生界268人,占党员总数的75.3%;其他界别88人,占党员总数的24.7%。党员中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38人(次)。
    4月下旬,哈尔滨市抗击"非典"工作全面展开。农工党市委向基层支部发出《关于积极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通知》。5月9日,市委会召开座谈会,组织党员为做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建言献策。专家们提出了"如何引导市民科学、理性地防治非典,消除心理恐慌"、"科学地、有计划地设立发烧门诊"、"设立固定医院收治'非典'及疑似病人"、"进一步做好农村防治'非典'工作"、"加大对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等建议和意见,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委主委纪效民提出的《非典型肺炎引起的社会问题值得重视》一文,被市委统战部《统战信息专报》采用;党员张雅清提出的《走出预防非典误区》一文,在《哈尔滨日报》上刊登。在抗"非典"工作中,全市356名农工民主党员中,有9人参加对"非典"疑似病人的救治工作,132名党员参加了抗"非典"其他工作。5月28日,农工党市委组织医疗队,赴木兰县利东镇开展抗"非典"宣传义诊活动,并向该镇赠送价值2.5万元的抗"非典"药品,为近200名农民进行了义诊。《前进论坛》以《在抗"非典"前线加入农工党》为题进行了报道。
    2003年,农工党市委共报送信息50条,被采用22条。其中,《市农工党组织专家帮助农村预防"非典"》的信息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齐齐哈尔市发生的芥子气中毒事件不容忽视》等3条信息被省委统战部、农工党省委采用;《对健康教育投资应该是当务之急》等8条信息被中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采用;《民主党派人士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反映》等9条信息被中共市委统战部采用,并有6条信息得到市领导的批示。在市政协全会上,市委会《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的信息被评为优秀信息。
    农工党市委组织各基层支部和党员到木兰、呼兰、双城等县(市)、乡、村屯,以召开座谈会、下发关于农村卫生状况的调查表和调查问卷、深入农民家中了解情况等形式,征求农民对《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意见。市委会还组织党员进行了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调研,提交了《浅谈振兴我市老工业基地的优势、问题及意见》、《影响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非经济因素分析》的调研报告。
    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市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议案82件。市委会《关于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企盼治理楼顶"圈占",拆除楼体私建滥建的建筑物》、《海城街装饰市场的车辆应加强管理》、《关于规划中央大街的几点想法》4份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在农工党省委参政议政优秀提案评选中,市委会《关于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的提案获一等奖。
    2003年,在中共市委统战部、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组织的全市统战论文评选中,市委会《浅谈多党合作制存在的必然成因》、《浅谈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与思考》分别获一、二等奖。市委会宫莉娟和张雅清两人参加了农工党省委的理论研究小组,参与理论课题研究,研究成果《面向新世纪参政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获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全省第三次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