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民盟市委完成换届任务,新一届委员会主委为解应龙;副主委为齐燕、潘阳、谢景安、张明杰、金昌凤、姚书元;秘书长为刘祥玉,共有常委16人、委员35人。
2006年是民盟市委成立50周年的纪念之年,先后开展书画笔会、“哈尔滨民盟50年”盟史讲座和“盟史”报告会等活动,并邀请民主党派史学专家讲座。盟市委领导组织盟机关工作人员搜集50年来的历史照片及资料,经过4个多月的搜集工作,查阅盟市委50年来所有的档案,调用了保存在老盟员手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精选出最能体现盟市委50年辉煌历程的200多个精彩瞬间,设计出浓缩50年发展史的珍贵盟史画册。民盟市委结合“三八”节、老年节等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相关纪念联谊活动。全年加大统战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的力度,积极征集上报理论文章,民盟市委再次被评为全市统战系统论文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共有30余篇理论、体会文章,人物专访、消息报道在省、市新闻媒体和统战刊物上发表。开辟《盟务工作动态》,年内共编发3期。
开展基层组织调整工作,成立新支部,调整老支部。年内,共组织2期联系人学习会,发展盟员94人,平均年龄37.3岁,其中高级职称73人,占总数的77.7%。为做好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民盟市委到八区的统战部及市卫生局、市农委、农科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通报情况,沟通协商,特别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举荐工作中,同主管单位积极沟通,达成共识。2006年,继续举办基层干部、新盟员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辅导和邀请老盟员作报告等。
民盟市委领导通过各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围绕发展大局积极献策。全年共完成调研报告八篇,其中《对发展我市职业教育的建议》、《公务员的健康状况亟待重视》、《关于加速农产品品牌培养的建议》、《加强城区内河综合治理的建议》等得到市领导的批示。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完成《关于我市部分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情况的调查》。全年共报送信息近200份,被中共市委、市政府采用94份,其中《尽快研究制定磨盘山供水工程应急预案》、《居民生活设施应急维修体系亟需完善》、《建议哈尔滨市争取三位长途区号》、《慎重处理我市出租车改色工程》等20份信息获得市领导批示。市“两会”期间,共向政协提交提案82份,办理结果列为A类的40份,有10份被评为优秀提案,向人大提交建议40余件。
全年共组织扶贫助学捐款4万余元,帮扶人数近百名。组织开展送医药活动,赠送药品累计价值达1.3万余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