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二十八年界约一将由北流入黑龙江之绰尔讷即乌伦穆河相近格尔弼济河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名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一带之溪河尽属鄂罗斯一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其南岸之眉勒尔喀河口所有鄂罗斯房舍迁于北岸一将雅克萨地方鄂罗斯所修之城尽行除毁雅克萨所在鄂罗斯人民及诸物用尽行撤往察汗之地一凡猎户人等断不许越界如有一二小人擅自越界捕猎偷盗者即行擒拿送各地方该管官该管官照所犯轻重惩处或十人或十五人相聚持械捕猎杀人抢掠者必奏闻即行正法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咸丰八年将军奕山与俄使木哩斐岳幅爱珲草约第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纳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江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江往彼至海所有之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信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国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咸丰八年大学士尚书桂花与俄使在津订定中俄条约十二款其第九款中国与俄国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我之内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远此疆彼界之争(案此约成于爱珲草约之后两国边界既须查勘订定则爱珲草约当时中俄两国均视为无效可知)
咸丰十年恭亲王与俄使订定中俄续约十五条其第一款议定详明一千八百五十八年玛乙月十六日即咸丰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在爱珲城所立和约之第一条遵照是年伊云初一日即五月初三日在天津地方所立和约之第九条此地两国东界定为由什勒喀额尔古纳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所有地方属中国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凌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且遵天当和约第九条议定绘画地图内以红色分为交界之地上写俄罗斯国阿巴瓦噶达耶热皆伊亦喀拉玛那倭怕啦萨土乌等字头以便易详阅其地图上必须两国钦差大臣画押铃印为据(案此约乃根据爱珲草约重定疆界然未尝提及行船之事盖知无理之要求未敢过肆亦以疆界既正则航权自易言也)
光绪七年一等毅勇侯曾纪泽与俄大臣改订中俄条约二十款其第十八款按照一千八百五十八年五月十六日即咸丰八年在爱珲所定要约应准两国人民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行船并与沿江一带地方居民贸易现在复为申明至如何照办之处应由两国再行商定(案此约仍根据咸丰八年爱珲草约并补十年界约所未备而松黑两江行船之约遂定甚矣爱珲草约之贻悮钜也
职方氏曰松黑两江行船论者皆归狱将军奕山固矣然亦知光绪七年以后吉黑两省疆吏其罪固百倍奕山也奕山草约所许分与俄人公共之航权固自黑龙江顺流而下东南至于松花江又由松花江顺流而下东行抵乌苏里江口又逆流入乌苏里江若夫由松黑两江交汇处逆流西上至于哈尔滨则奕山草约所无而后来疆吏熟视默认不加禁阻者也奕山当国家我事复为俄人所劫故迫而出此其后两省疆吏熟视默认不加禁阻而坐厅外人之盘踞我堂奥隳突我内地遂令白山黑水为日俄逐鹿之场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
附录同治九年二月总署照会俄使公交
为照覆事同治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准贵大臣照会复以贵国欲来松花江贸易一事以本王大臣二月初二日照会所称各情为违约本王大臣办理各国交涉事体无一非照约而行安肯有违今贵大臣乃谓论松花江贸易一事违约则本王大臣更有不能已于言者查爱珲和约开载第一条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江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江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大清国俄罗斯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大清国俄罗斯国行船各别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管时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第二条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贸易之人此爱珲和约原交本王大臣未增添一字亦未删改一字也俄文满文蒙文虽有三种而就文翻译自应统归一致两国换约大臣当日详细看明画押盖印以昭信守断无彼此不符之处第一条既明言至松花江海口二字断非虚悬无着贵大臣又谓只准行船于分界之黑龙江松花江等语和约未载查爱珲和约内载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河至松花江海口为俄罗斯所属之地右岸顺流至乌苏里江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又载由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大清国俄罗斯国行船各别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又续增条约第黑一条内载自乌苏里河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各等语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为两国所定之界已无疑义既为两国分定之界是以只准两国行船其别国船只不准行走者缘此地江河为两国交界非如他处议定通商之路可以任意往来也至两国行船独载于爱珲和约第一条者以爱珲和约第一条专论两国边界其第二条专论边界贸易第三条专论和约画押晓谕两国交界人民三条各有所归未可牵混因恐爱珲和约尚有水尽明显之意故于续增条第一条内复申爱珲和约第一条所论两国边界续约第四条内复申明爱珲和约第二条所论边界贸易本王大臣不过于原约之文译其意而申明之何尝于原约未载之条随意添入试观续增条约内爱珲城所立和约第一条东界定为由什勒喀额尔古讷两河会处即顺黑龙江下流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北边地属俄罗斯国其南边地至乌苏里河口地属在清国等语按据原文其北边只载顺黑龙江流下至该江乌苏里河会处其南边只载至乌苏里河口何以约内并不载松花江三字缘爱珲定约时乌苏里河迤东赫哲等处尚为两国共管之地故爱珲和约不能不载明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为界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为界至咸丰十年续增条约时乌苏里河迤东之地分给贵国因系空旷之地议明中国照常渔猎居住之处均不得估故续增条约内只载由额尔古讷河顺黑龙江下流北边至乌苏里河会处南边至乌苏里河口并无松花江三字载入约内据此则爱珲和约所载松花江系专指由乌苏里迤东至海口一段而言其为松花江下游不待辩而自明如两国行船由额尔古讷河顺黑龙江下流向东至松花江海口或由松花江海口向西顺黑龙江上游至额尔古讷河往来行走此系 边界准其行船载在条约无烦更议若贵国船只由黑龙江口向南直入内地松花江上游本王大臣不能不按约论办是以前次照会内称所谓准两国行船指两国分界之松花江下游而言非指中国专辖之松花江上游而言以松花江上游并非两国边界也即如扬子江贵大臣所援以为说者试与贵大臣详论之扬子江准各国通商但至汉口而止汉口上游尚有数千里各国轮船未曾上驶松花江下游准两国行船亦如扬子江下游准各国商也扬子江汉口而上不曾通商亦如松花江上游不曾通商也贵大臣既以扬子江为言以彼证此便知一理且查爱珲和约第二条载明乌苏里河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曰居住则系本地同住之民而非外来之商人可知曰两国所属之人则为两国共管之地而非一国专辖之地可知三姓城外之松花江两岸皆中国专辖绝无外国人居住其间贵国商人以轮船驶入违约乎非违约乎和约既明言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则指明两国交界处所居住之民互相交易即两国边界百里内贸易之意嗣因爱珲和约第二条只载居住两国所属之人并未指明边界二字尚恐含混故于续增条约第四条内载此约第一条所定交界各处准许两国所属之人随便交易工不纳税各处边界官员护助商人按理贸易其爱珲和约第二条之事此重复申明等语执此以论其为专指两国边界贸易而言不待辩而自明本王大臣与贵大臣其办事件从无违约之处今将爱珲和约并续增条约一一指明毫无迁就贵大臣细将爱珲和约第一第二两条并续增条约第一第四两条详阅可以释然矣总之此事中国果可通融本王大臣断不固执已见其种种难行之处已于一月初一日照会内言之既详且尽至从前本衙门拟令该处商民陆续运货于边界百里内听候自相交易原系格外通融情义兼尽办法且与爱珲和约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一同交易之语相符仍望贵大臣一并曲体而详察焉可也(此照会由旗挡抄录诠解精审南山可移此案必不可夺总署咨文又言俄使争辩甚力日夕诘责自得此次照会两月延未答覆云云盖亦为理所屈也附录于此以备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