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选目标利润承包法,是哈绝缘材料厂1989年提出并实施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种办法,是针对该厂从1983年以来,在推行企业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存在着的承包基数不准、承包利益的激励作用小、透明度不高、承包者与生产者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各分厂在生产经营上依赖性大、积极性不高、落实承包指标难度大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
自选目标利润承包法,是以分厂生产利润为主要承包指标,经过科学测算,规定出不同档次的承包指标并与各生产分厂承包者利益和职工部分工资总额、当年调整工资系数挂钩,以"高档高奖、低档低奖、超档加奖、降档扣罚"为原则,采取竞争办法,由承包经营者自选承包档次,落实内部承包责任制。
对各生产分厂的承包,除承包指标(利润)外,还有质量指标和考核指标。各分厂的生产利润一商品产值一车间成本一产品销售税金。质量指标,有综合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率、废品经济损失率、等级品率、抽查合格率和产品提检率。考核指标,有生产、技术、设备、能源、安技、环保、安全防火和管理指标。承包指标为主要指标,采取与全部奖金和部分工资总额挂钩的办法,其它两类指标实行双百分制考核,质量指标只对奖金实行否决。
确定承包指标基数的原则是:确保本厂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的承包合同的实现,确保企业升级目标的实现,保证专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强化企业管理,优化生产要素,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根据上述原则,在对各分厂的生产能力、材料供应,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产量、总产值、商品产值、实现利润和争创利润等全厂承包指标基数。
对各生产分厂的承包指标分为3个档次,形成一个目标值区域,3个档次的目标值都在这个区域内,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档为确保指标。是将全厂实现利润指标分解为各分厂生产利润指标,确保实现本厂承包合同的最低目标。
二档为增利指标。是在各分厂加强管理,革新技术,挖掘潜力,增加收入的基础上确定的生产利润指标。
三档为奋斗目标。是考虑到同行业水平和为本厂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打基础的生产利润指标。
为鼓励各分厂认真、合理地选择承包档次,采取了实际完成好坏与三项利益挂钩的办法。即各档次承包指标同职工平均拿出一级工资,分厂全部三项津贴(岗位津贴、夜班补助费和核定的加班费)和自选档次的全部奖金捆在一起挂钩浮动。完成承包档次的指标,各分厂的晋级指标按调级系数核定。自选一档又完成一档指标,调级系数为1;自选二档又完成二档指标,调级系数为1.25;自选三档又完成三档指标,调级系数为1.5。实际完成的生产利润高于自选档次指标时,按自选档次调级系数计;完成利润低于自选档次指标时,按实际完成档次的调级系数计;利润低于一档指标时,按完成一档指标的百分数折算调级系数。
对各分厂的考核,采取完成情况逐月累计考核,对挂钩的全部奖金和部分工资总额实行月奖罚,其他挂钩利益,年终兑现。
自选目标利润承包法的核心是"自选",为有胆有识的能人提供了竞争机会和条件。通过自选,使企业内部承包的动力机制由外部的总厂硬性规定指标转为分厂内部自我追求,把承包经营者和生产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职工三者利益关系。从选择目标利润的档次开始,到内部挖潜、制订确保完成目标的措施,两者都表现出很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承包经营责任制充满了内在的活力。当年通过上下协商、综合平衡,共安排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技术改造项目22项,新增产值可达2 150万元。
哈绝缘材料厂的"自选目标利润承包法",已在全市机械工业企业交流推广。1988年获市管理现代化创新奖,1989年获国家体改委颁发的"企业改革创新奖",喜获"风帆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