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以来,哈尔滨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座文化艺术事业比较发达的城市。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相继建立了京剧、评剧、话剧、歌剧、杂技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在全国现代戏会演中获奖。评剧《白蛇传》曾出国演出。话剧在演出现代剧目和苏联剧目中也有特色,《以革命的名义》闻名全国。具有群众性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在国内也很有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哈尔滨市的文艺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在戏剧创作中,出现了话剧《间隙与奸细》、《吉它轻轻弹》、评剧《民警家的贼》(后改编为电影《她从雾中来》)、京剧《炎黄子孙》、《重圆记》等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作品。戏剧舞台也比较活跃。传统性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春节期间的秧歌、灯展等活动规模越来越大。还出现了新的文化市场,如舞会等群众自娱性活动和播映录像、开设音乐茶座、报刊摊床等。文博图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文物工作虽然起步较晚,却发现了阎家岗古人类晚期智人活动遗址,对于研究哈尔滨人类活动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电影发行放映活动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丰富哈尔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不同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王福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