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利润和利润率
哈尔滨解放前的饮食服务业,利润高,盈利多。1918年,朱安东经营小新世界,两年后,
用所获利润兴建新世界大型饭店。哈尔滨最早的饭店张包铺,只用几年时间又设两个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饮食服务业贯彻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不断扩大公共积累。
1956—1990年的35年间,全市国营(包括公私合营)饮食服务业,利润总额为12280万元。
平均每年盈利350.86万元。1990年全行业盈利1304万元,其中:饮食业562万元,旅店业536
万元,理发业44万元,浴池业34万元,照相业98万元,洗染业25万元,其它5万元。
二、毛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哈尔滨市饮食服务业一直执行扣价毛利率。营业额减成本为
毛利额,营业额与毛利额的比例为扣价毛利率。毛利率体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利益关
系,由国家原则制定毛利幅度,各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本企业实际状况,具体掌握,可以向
下浮动。
全市饮食服务业的总毛利率1961年最高,为51.4%(因为有高价部分),一般都在42
—44%之间,各年度相差很少。但各行业间由于原料成本所占的比重不同,毛利率相差悬殊。
饭店业和冷饮业原料成本较大,一般占60%以上,毛利率为30%左右;照相、洗染业成本所
占比重为10—20%,毛利率在80%左右;旅店、理发、浴池业以纯服务性劳动为主,成本极
少,毛利率都在90%以上。
饭店业的毛利率浮动性很大,优选合理的毛利率对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香庆饭店1985年毛利率为26.1%,比全市国营饭店的平均毛利率31.2%低5个百分点。一
般饭店容易导致经营亏损或接近亏损边缘,但香庆饭店加强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全年
却获净利22万元。1988年香庆饭店的毛利率是30%,比全市国营饭店平均毛利率的32.9%
低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3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