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工业》
 
 
工业综述
 
 
【"七五"期间的专业管理】
 
 
    "七五"期间,哈尔滨市工交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考核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全方位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企业升级和各项专业管理升级活动,涌现出一批管理优秀企业,进入国家、省、市级先进企业行列。
    1.财务管理。1986年以来,哈尔滨市工交企业以加强基础管理为重点,全面开展经济核算升级。全市预算内工业企业中有80户企业晋级达标,占预算内企业总数的33.8%。其中,晋升一级核算单位的有71户,占88.75%,晋升二级核算单位的有9户,占11.25%。各升级企业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对工时、原材料、能源消耗等各项定额进行了修改,并新制定了部分定额,清理整顿了各项原始记录,完善了规章制度,实行了二级核算、三级管理。大中型企业的车间或分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计盈亏,基本实现了全厂、全员、全过程的经济核算。
    2.质量管理。"七五"期间,哈尔滨市工业企业增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1990年市级考核的优质品产值率达到40.77%,比上年提高0.22%。主要工业产品稳定提高率达到94.24%,比上年提高0.83%。创各级优质产品2 222项,其中国优产品22项,部优产品286项,省优产品1 237项,市优产品677项。有135个企业获得各级质量管理奖,其中国家级奖4户,部级奖39户,省级奖30户,市级奖62户。有681个企业达到全面质量管理验收水平。
    3.计量管理。"七五"期间,积极宣传贯彻《计量法》。全市基本上完成了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的任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企业最高计量标准的受检率和合格率达到100%。升级企业计量器具的平均配备率由上年的98.85%提高到99.16%。"七五"期间,全市共有1 220个企业获得计量合格证书,其中一级计量单位19户,二级计量单位294户,三级计量单位467户,验收合格249户,到期复核194户。全部等级企业都进行了计量定级。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七五"期间,有103家大中型企业、等级企业的1 632个产品建立了有效标准,使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七五"期间,哈尔滨市共有标准化定级企业253户,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晋升为标准化一级企业,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等15户企业晋升为标准化二级企业,哈尔滨重型机器厂等55户企业晋升为标准化三级企业,哈尔滨日用化学厂等154户企业晋升为标准化四级企业,还有24户企业达到验收合格。哈尔滨第一工具厂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收集了美、英、德、苏、日的ISO刀具标准,95%的主要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
    5.档案管理。到1990年末,全市有档案管理升级单位150户,其中国家一级单位8户,国家二级单位48户,省级单位94户。市医药集团公司所属绝大多数企业有了档案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目前已有2户国家一级企业,4户国家二级企业,占所属企业27.2%。机械局有21户企业实现了档案管理升级,其中轴承厂、电机厂晋升为国家一级单位,第一工具厂等7户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单位,重型机器厂等12户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单位。
    6.设备管理。"七五"期间,哈尔滨市工交企业以贯彻落实《设备管理条例》为中心,按照市计委颁发的《设备管理升级标准》的要求,推行设备现代化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设备管理升级活动。到1990年末,全市有123户企业通过了升级检查评比验收,其中一级企业12户,二级企业19户,三级企业20户。同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安全定级活动,有5户企业晋级达标,其中哈尔滨锅炉厂晋升为国家一级安全企业。(李凝)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