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院是历史较长的综合性医院,现有职工1 147人,其中,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32名、主治医师(含相应职称的主管技师、主管药师、主管护理师)235名、住院医师322名、其他人员267名。医院设有床位600张,平均日门诊量2 304人次。全院共设4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其中高压氧舱科、透析科、胸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已成为省、市的重点专科。
该院创建于1913年,当时仅有65张病床,技术水平很低。解放后30多年来,增添了高压氧舱、CT、人工肾、多功能心脏诊断仪、B超等新的医疗设备。加强了医疗专科建设,已发展为设备比较完善,科室设置较齐全的综合性医院。该院承担着哈尔滨市包括呼兰、阿城两县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任务以及与隶属区级卫生院(所)的医疗联合体、地段家庭病床预防、诊断、治疗、技术指导工作,并担负省、市下达的农村医疗任务和出国援外医疗任务。
1986年门诊工作量636 998人次,住院病人11 184人次,住院处手术2 855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 518人次,床位使用率达100.2%,治愈率达83.41%。全年共推行新技术91项,获奖6项。《棉酚抗生育作用的可逆性研究》获国家"六五攻关项目"成果二等奖,《放免测定 HPV79例报告》获省计划生育科研三等奖,《B超探金属环在宫腔内形态》获省科技优秀成果奖,《加压螺丝钉治疗髌骨横形骨折》、《肺弥漫性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等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全年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35篇(国家级杂志9篇,省级杂志21篇,科普杂志5篇),著书3册。在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2篇(国际学术会议3篇,全国学术会议20篇,东北三省学术会议59)。
1986年3月,市一院正式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教学医院。1986年12月9日,同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该院与日本国新潟市民医院结成友好医院。
(苗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