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一篇 地理
 
 
第三章 街道 乡镇
 
 
第二节 乡镇
 
 
    一、王岗镇
    王岗镇位于哈尔滨市西南部,东与动力、平房两区接壤,西南临红旗满族乡,西北连道里区新发乡,东北与南岗城区相连,总面积5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 060亩。1990年,全镇辖13个行政村和14个居民委员会,人口45 319人,其中农业人口19 338人。镇政府设在王岗镇。
    王岗清代属双城协领衙门,民国归滨江县,东北沦陷时期归哈尔滨市顾乡区所辖。1958年划归南岗区,先后名为富强乡、王岗公社,1985年3月1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改称王岗镇。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生产迅速发展。1986-1990年,投资160万元,建成春菜生产基地6处315亩、夏菜生产基地6 064亩、育苗中心5处160亩、塑料大棚133亩。1990年,蔬菜总产量3 022万公斤,鸡存栏89 100只,年产蛋89万公斤,奶牛存栏650头,年产奶30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 126万元。
    乡镇工业起步于195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1990年,有镇办工业24家,其中加工制造业18家,食品饮料厂2家、纺织厂1家、制药厂1家、建筑企业2家,从业人员2 477人。拥有固定资产1 163万元,年产值3 207万元,创利税1 364万元。村办工业有制砖、食品、机械加工、木材加工等31家,从业2 864人,固定资产2 547万元,年产值2 231万元,创利润707万元。全镇有商服企业及网点235个,销售额1 300万元。1987-1990年,新开辟4处贸易市场,年成交额1 000余万元。
    王岗镇文教卫生事业自1958年以来有很大发展,全镇有俱乐部4处、18所小学、3所中学,在校生4 108人。
    王岗火车站座落在王岗镇北,是哈尔滨市西南郊物资集散地,哈双公路南线纵贯全境,交通便利。
    二、新春乡
    新春乡位于区境东部,东起滨绥铁路,西至嵩山路,北起先锋路,南至珠江路,总面积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 720亩。1990年,辖3个行政村,人口12 836人,其中,农业人口8 726人。乡政府设在拉林村。
    农业生产以春夏菜为主,1972年,新春十队首建大棚11亩,至1990年,全乡累计投入750万元,大棚面积扩大到2 00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3%,成为全市闻名的"大棚之乡"。1987年,实行"科技兴乡"以后,大棚采用多层覆盖、多品种、多层次复种套种等新技术,平均亩产达3 600公斤。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养殖业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生猪存栏350头,出栏560头,鸡存栏5万只,年产蛋91万公斤。
    新春乡乡镇企业起步于195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0年,有乡镇企业83家,其中工业企业71家、商服业10家、建筑业2家,职工1 273人。有锅炉、电器、化工、建材、机械、铆焊、食品等20个行业200多种产品,定型产品有川山牌低压阀门、龙宫牌石膏纤维装饰板、新春牌试纸、玉米饴糖等80多种。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6 616万元,利润447万元。全乡社会总产值1亿元。
    1979年,新春乡成立了农民业余学校,组织农民学文化。1981年,开展农业广播函授学习,参加学员1 700余人,占青年总数的70%,1986年新春乡农业广播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办学单位。1990年,乡有中学1所、小学1所,在校生1 327人。
    三、跃进乡
    跃进乡位于南岗区城区之中,素称"城中之乡",耕地面积3 682亩。全乡辖翻身、延兴、进化、红旗、永久5个村民委员会,居民散居在曲线、通达、七政、和兴、清滨、哈西、保健路7个街道管内。1990年,全乡人口9 873人,其中农业人口2 500人。乡政府设在通达街14号。
    解放初期由于地多人少,耕作技术落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工、商各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1990年,农业基础建设投资550万元,新打电井43眼,修水渠7 000延长米,建大棚304亩、地膜78亩,购买农用汽车142台、各式拖拉机101台。1990年蔬菜总产量661.9万公斤,亩产1 346公斤,蔬菜商品量599万公斤。畜牧业以养鸡为主,1987年以来,建畜牧场3处,蛋鸡年存栏稳定在7万只以上,1990年向市场提供鸡蛋64万公斤、鲜奶13万公斤、肉鸡5万只、商品猪1 600头。
    1980年以来,跃进乡借助于境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国营大中型企业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到1990年,在册乡镇企业83个,其中乡办企业4个、村办企业69个,有20个行业,生产200多种产品,其中跃进砖瓦厂生产的红砖获部优质产品称号,潜水电机厂的煤气管道钻孔机、龙滨板厂的水泥预制板获市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达6 860万元,已成为全乡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红旗满族乡
    红旗满族乡位于哈尔滨市西南部,东临平房区平新乡,西连道里区榆树乡,北靠王岗镇,南以运粮河为界与双城市新兴乡相接,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 035亩。1990年,全乡辖11个村、2个居民委,总人口18 239人,其中,满族人口6 164人,占33.29%。
    红旗满族乡清代属吉林将军阿勒楚喀(阿城)副都统和双城府协领衙门,民国和东北沦陷时期归双城县所辖。1953年,划归哈尔滨市,先后易名为平等乡、平等公社,1968年改为红旗公社。1983年,恢复乡建制,改称红旗乡,1989年9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改称红旗满族乡。乡政府设在红旗村,位于哈双公路14公里处。
    红旗满族乡农业历史悠久,解放前农业生产以粮为主,1949年亩产仅72.9公斤,其后逐年均有变化,但发展比较缓慢。1981年,南沟村在全市率先实行包产到户,1984年,全乡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发展很快。1990年,全乡蔬菜面积17 950亩,亩产3 500公斤;粮豆面积18 000亩,亩产258公斤。经济作物面积600亩,亩产1 800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总产值5 321万元,人均收入达1 150元。全乡拥有各种型号拖拉机341台,农产品加工机械82台,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畜牧业以蛋鸡和奶牛为主,1990年蛋鸡存栏16万只,奶牛存栏1 500头,向市场提供鸡蛋148万公斤、鲜奶390万公斤。在市、区支持下,红旗满族乡投资200万元,建成乳制品加工厂,日加工能力20吨,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在科研部门和专家参与下,红旗满族乡自然资源开发已完成200亩草原、50亩水面、450亩荒坡的治理改造工程,为发展畜牧业奠定坚实基础。
    解放前,乡内只有个体豆腐坊等几家手工作坊,1962年,各村办起粮米加工厂。1963年创办第一个乡镇企业建筑维修队。1965年后,相继建起农机修造厂和制砖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全乡有乡镇企业52个,形成以机械加工、修理、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以电器、化工、木材加工、铸造、轧钢、农机服务、商服业、运输业、建筑业为群体的乡镇企业,总产值3 247万元,占全乡总产值的61.12%。
    1990年,乡内共有10所小学、2所中学,在校生2 839人。1981年以后,全乡有2 000余人参加广播函授学习,1990年,乡村两级干部实现中专化。红旗满族乡的传统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二人转"、"踩高翘"、"跑旱船"、"大秧歌"、吹奏唢呐盛行乡间。
    红旗满族乡距哈长铁路仅2公里,京哈公路、京双南线公路纵贯南北,江南中环路横穿东西,村屯间有柏油路、沙石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