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内畜禽饲养经常发生的疫病有猪疫、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牛瘟、牛结核、马鼻疽、炭疽病、马传贫、鸡瘟(新城疫)、鸡霍乱、鸡白痢、马立克氏病等。
1958年"大跃进"时,"万猪山”从外地购进5 000头猪,因染上猪瘟,不到20天,死亡3 500头,占70%。1972年,红旗公社(现红旗满族乡)红旗大队(现红旗村)第二生产队发现患炭疽病马l匹,当即采取捕杀、掩埋、消毒,控制疫病流行。1975年,区内发现15匹役马患马传贫,分布在王岗、红旗一些生产队,经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流行,后有零星发生。1976年,区内结核发生率较高,据普查约占12.3%,经及时防治,更新淘汰,控制疫情蔓延。1979年,因管理不善,发生鸡疫,成批死亡,年末区内存栏仅7万只。1983年,红旗满族乡和王岗镇的一些村屯,发生猪口蹄疫病,经及时采取捕杀、隔离,药物等综合防治,控制流行,此后少有发生。1990年,建立了区、乡镇、村畜禽防疫机构,逐步形成防疫体系,落实防疫、检疫目标管理责任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畜禽疫病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