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六篇 农业
 
 
第五章 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 水土保持
 
 
    区境内水土流失分为两种类型侵蚀区,一阶台地平原局部汛水侵蚀防治区,位于河漫滩与二阶台地之间,形成自东向西的条带,范围包括新春、跃进两乡部分村屯,地面高程在海拔125-140米间,多为黑土、黑钙土,水土流失面积4 200亩。二阶台地漫川漫岗水防治区,包括王岗镇和红旗满族乡部分村屯,地势起伏,地面高程在140-182米之间,沟谷纵横、沟坎多,有18条大沟,最短的100米左右,最长500米,最深达10-15米,水土流失总面积5 510亩。平均每年每亩流失表土3.5-5立方米,相当流失速效肥15-30公斤,坡度较大地区每年每亩流失黑土5.5吨。沟蚀每年以5米多的速度延伸扩大。由于多年跑肥、跑土、跑水,造成大地分割,地下水位下降,耕地减少,耕层变薄,土壤板结,地力减退。
    1966年以前,没有专抓水土治理工作的机构,只做些改顺坡垄为横坡垄,在流失严重的地方植树,既无全面规划又无综合治理措施。
    1983年,南岗区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1984年,开始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营造水土保持林、农防林。1986年采取工程措施,对侵蚀沟采取沟头防护,削坡插柳植杨等,坡地修地边埂、地膜埂、截水沟等。王岗镇水平式过渡梯田达到“熟土翻中央,生土垒上墙,原土还原状”的标准,起到“里流水、外垒墙,保水防塌”的作用。为防止侵蚀沟的延伸,采取沟头保护,修筑多层次围沟埂、鱼鳞坑、水簸箕、地边埂、地边墙和水平沟等措施,收到良好效果,1990年,全区实行坡、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办法,水土流失的现象得到控制。南岗区各乡镇土壤侵蚀程度面积表(附表)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