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岗区位于市中心,驻区商业极为发达。据统计,1990年,有省、市商业系统、工厂、机关、学校办的各类商业网点3 740个,从业人员27 450人,营业面积258 819平方米,自有资金63 956万元,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达156 282万元,利润6 730万元。
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红军街、中山路、奋斗路与大直街的交汇处。大店名店
有哈尔滨秋林公司、哈尔滨百货大楼、地下商业街等。建国40多年来,在"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的总方针指引下,驻区商业积极组织货源,安排市场供应,在保证广大人民生活需求和活跃市场,繁荣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秋林公司 秋林公司位于大直街、奋斗路交角处,是哈尔滨市的商业中心之一,驰名中外。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香坊迁入南岗,是大型综合性商业公司,全国商业经济联合会成员单位。
营业面积15 800平方米,设有服装、鞋帽、五金、器皿、呢绒毛料、化妆用品、裘皮制品、家用电器、自行车、食品、钟表眼镜、照相器材、金银首饰、文化体育用品等12个专业经营部,经销商品3万余种,每天接待中外顾客10多万人次,日销售额近50万元。公司以经营高中档商品为主,经销国内外名牌优质产品,商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居全市之首。
公司附设有友谊商店、华侨商品供应商店、食品厂、糖果厂、服装厂、葡萄酒和伏特加酒厂,以及酿酒原料基地——帽儿山园艺场。服装厂生产的男西服被评为省商办工业优质产品,并获商业部优秀服装设计奖;食品厂生产的“江帆牌”比其尼(西式糕点)、沙一克(咸味面包)、苏合力(面包干)、糖果厂生产的紫梅软糖等获黑龙江省优质食品奖;大虾糖和大圆面包曾获商业部和省优质食品奖;"江帆牌"酒心巧克力获国家银牌,黑加伦子蜜酒被评为省优,并获商业部"金爵奖",珍珠牌伏特加酒曾是国务院招待外宾的指定用酒。1990年,实现销售额2亿元,利润1 200万元。
百货大楼 哈尔滨百货大楼前身为哈尔滨市第七百货商店,翻新扩建后,于1989年9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店址位于奋斗路315号。有职工1 650人,总面积2 000平方米,营业面积1 100平方米。
百货大楼以经营高中档商品为主,低档商品为辅。设1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电讯、服装、鞋帽、纺织品、针织品、钟表、照相器材、儿童用品、文化用品、金银首饰等部组和商品维修服务部,大件商品实行送货服务,家电商品可上门维修。还设有厂矿服务部,为集体客户办理预约、预购、代办托运,开展联营承办工商企业特约经销、展销、代销、广告业务。1990年,实现销售额1.1亿元,利润750万元。
装饰用品商店 哈尔滨市百货公司装饰用品商店位于奋斗路111号。1952年建店,主营百货,兼营乐器及体育用品,群众称为"小秋林"。1955年与哈尔滨市第七百货商店合并。1958年归属南岗区商业局,由教堂商店(现革新百货商场)代管,仅一楼营业。1963年重归市百货公司管辖。1965年,二楼恢复营业,改名哈尔滨市第九百货商店,主要经营百货、布匹、针织、五金等商品,年营业额80余万元。
1983年商店停业半年,维修楼房。1985年6月,改为装饰用品商场,建筑面积1 000平方米,地下室为装饰材料经销公司,3楼为商场办公室及托儿所,1、2楼为营业室,隶属于哈尔滨市百货公司。商店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推行全面层层承包责任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商店主要经营品种有装饰材料、家用电器、钢木家具、五金电料、百货针织等1 500余种,设有装饰材料部、家具部、家用电器部、百货针织组。1990年销售额1 100万元,利润40万元。
地下商业街 哈尔滨人防地下商业街位于市中心繁华的奋斗路中段,全长300米,街宽15.9米,建筑面积13 100平方米。
地下商业街分三层,设6个营业厅,133个营业室,并有舞厅、冷饮厅、录像厅、美容厅、电子游艺厅、风景厅、发屋、储蓄所、水冲厕所等。配有通风、除湿、采暖、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自动防火卷帘、通讯、广播、发电等设备近千件。
地下商业街有柜台1 162个,面向社会公开出租,经营业户1 258户,从业人员2 000余人,经营服装鞋帽、工艺美术、家用电器、旅游用品等12大类2 000多种商品,被誉为"北方的沙头角”和"地下黄金带”。日客流量达12万人次,星期日和节假日高峰时达20万人次以上。1990年,零售商品销售额达1.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近百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