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十篇 教育
 
 
第三章 教师
 
 
第一节 教师队伍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俄国人借修筑中东铁路之机,把南岗区划为其"附属地”,教育权控制在中东铁路局手中,在南岗区竟没有一所华人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年)靠山小学创办后,全区教师仅有3人。1917年以后,民国政府逐步收回"附属地"的司法、民政、市政等项主权,教育发展较快。至1929年,全区有教师155人,其中,中学教师88人,小学教师67人。东北沦陷时期,南岗区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到1938年,教师减至100人。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教育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49年9月,全区教师达487人,其中,中学教师107人,小学教师380人。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社会招聘,"速成”、"短训”等办法补充教师队伍。1952年以后,新中国第一代大学毕业生和一大部分部队转业干部充实到中、小学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1958年,全区教师2 025人,其中,中学教师275人,小学教师1 750人。1962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以后,南岗区教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1966年,全区教师增至2 950人,其中,中学教师850人,小学教师2 100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队伍遭到严重破坏,被打成所谓"阶级敌人"的242人、所谓"特嫌分子"116人,被遣送农村插队落户500人。1975年,全区教师缺额800余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教师队伍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1990年,全区教师达4 825人,是1949年的4.9倍。其中,中学教师2 740人,从文化结构上看,本科或相当本科文化程度1 507人,占55%。专科或相当专科文化程度1 123人,占40.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10人,占4%。从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看,高级教师242人,占8.8%。一级教师1 267人,占46.2%。二级教师252人;占9.2%。三级教师980人,占35.7%。小学教师2 085人,从文化结构上看,本科或相当本科文化程度177人,占8.5%。中师或相当中师文化程度1 683人,占80.7%。高中文化程度124人,占5.9%。初中文化程度101人,占4.8%。从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上看,高级教师785人,占37.6%。一级教师794人,占38%。二级教师133人,占6.3%。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