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十篇 教育
 
 
第三章 教师
 
 
第二节 教师培训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办假期学习班,组织函授学习,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师离职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文化业务水平。
    一、假期学习班
    1946--1956年,南岗区中、小学校和学生数量较少,教学人员除从旧学校中择优留用外,还先后几次从社会上招聘一定数量的文化业务水平较高教师,教学水平基本符合教育部的要求。这一时期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是组织部分中小学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寒暑假教师学习班。
    二、组织学习班
    1958年以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师范院校毕业生供不应求,使教师队伍整体文化水平有所下降。从1959年起,区教育行政部门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的初师函授、中师函授、高师函授、寒暑假面授、教师巡回辅导等形式的学习。至1965年,全区教师队伍的文化业务水平接近或基本达到教育部的要求。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范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兼之普通教育盲目发展,一部分教师离队,造成教师队伍文化业务水平严重下降。区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教师进修工作,于1972年成立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区政府把教师进修摆在突出位置,增添设备,配齐教师。为中学教师开设的科目有政治、现代汉语、古典文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日语、英语等,参加学习人数达1 161人。为小学教师开设科目有中师语文、数学、英语、日语、音乐、美术、常识等,参加进修教师达785人。1980年以后,又集中开办了小学教师进修班,市区设6个点,12个教学班;郊区设3个点,6个教学班,学员达1 150人。1981年进行调整,开办中师进修班9个、中师预备班2个、干训班1个,同时开办了自然常识、史地、音乐、美术等专科班,还为师范学校代培3个内招班,计22个班,参加学习人数869人。至1987年,全区中小学教师获得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的852人,其中,高中教师139人,初中教师340人,小学教师373人。从1988年起,加强对教师岗位培训,全员培训,至1990年,一批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已走上教学岗位。
    三、开展教学研究
    1950-1956年,以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和凯洛夫教育学为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1957年至1965年,教学研究工作由市区教育部门领导。1966年至197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错误干扰破坏,使全区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基本陷于停顿状态。1972年,区教育局成立教学研究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各种教学研究工作开始步入正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有观摩教学、外出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评议、专题学习、专题讨论、以及鼓励教师总结经验、著书立论等。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1980年以后,全区中小学逐步开展电化教育工作。至1990年,电教器材固定资产达1 800万元。
    四、教师离职进修
    1980-1990年,区教育局先后组织73名中小学领导干部离职学习,其中,在市教育行政管理学院学习的60人,在大专院校进修13人。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管理,提高领导水平。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