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十一篇 文化 科技 体育
 
 
第二章 科技
 
 
第三节 科普活动
 
 
    一、青少年科普活动
    1973年,南岗区成立少年之家,在校内外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主要有无线电、航模、生物、计算机等。参加活动的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袖珍收音机、光电儿童玩具、飞机、汽车、轮船、火箭模型,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科技小论文等。1983年,马家沟小学浦洪欣发明的"节煤偏心圈”,获全国小发明小论文竞赛创作发明奖。1984年,文昌小学崔新梅的小论文《人工智取透明的冰》,获省小发明小论文竞赛二等奖。1985年,复华小学徐卫众的小论文《神秘的血型》和44中学徐滨辉的小发明"扒常钳子",获省小发明小论文竞赛一等奖。1988年,南岗区代表队参加全国中小学"航模”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至1990年,全区中小学科技小发明的小论文,在全国、省市共获奖24次,其中,获全国_二等奖3次(团体1次,单项2次),获省一等奖2次(单项),二等奖4次(单项),获市一等奖15次(团体)。
    二、农业科普活动
    1958年,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学习农作物栽培,简单病虫害防治和新式农具操作,培养骨干150多人。全区成立科普夜校150处,培训农民4 500余人。1965年,大队成立科技室,小队成立科技组,以样板田、种子田、试验田为基地,推广、应用、示范农业新技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普活动十分活跃。1980年冬,区政府组织农业科技巡回讲师团,由50名各有专长的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到3乡1镇巡回交叉传授科学种田技术。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里,共举办各种讲座15次,办班50个,印发科技资料5 000份,参加学习达8 600人次。从1982年起,每年结合冬训,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至1986年,蔬菜系列化育苗、地膜果菜类技术规程、无虫害蔬菜生产、配方施肥、稀土应用、弱毒疫苗防治果菜类病毒等常规技术得到普遍应用。1987年,开展科普之冬活动。1988年,举办科技市场。1990年,创办科普大集,邀请省农业科学院、省种子公司、省庭院经济协会、市生产资料公司、市种子公司、市供销社、南岗新华书店等19个单位,大集科技服务人员达217人,其中,专家、教授42人,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95人,高产大王53人,组织科技"大蓬车”12台,生产生活资料500多种,大集通过专家咨询、图板展览、幻灯、录相放映、科普图书出售、科技资料展销等形式,发布致富信息3 000余条。介绍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新激素、高产栽培、庭院栽培、储藏保鲜、畜牧疫病防治、食用菌生产等新技术150种。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