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3年,南岗区总人口2l 532人,仅有汉、满2个民族5 918人,占总人口的27.4%,外籍侨民15 664人,占总人口的72.6%。其中,苏联人1l 762人、日本人(含日属朝鲜人)438人,无国籍人13 394人,还有波兰、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侨民1 286人。1934年南岗区总人口80 739人,有汉、满、蒙古、回4个民族47 164人和归化人1 718人,占总人口的60.5%,其中汉族41 857人,满族3 897人,回族157人,蒙古族50人。外籍侨民31 357人,占总人口的39.5%,其中,苏联人10 613人,日本人(含日属朝鲜人)4 485人、无国籍人15 338人和波兰、希腊、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拉脱维亚、意大利、捷克、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瑞典、塞耳维亚、土耳其、比利时、葡萄牙、阿尔缅、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斯托尼亚、瑞士等国侨民1 421人。1940年又增加犹太、巴西、芬兰、伊朗等4国侨民。至此,南岗区共有29国侨民38 574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籍侨民纷纷回国。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南岗区总人口17 957人,其中汉族174 125人,占96.95%。满族3 070人,占1.7%。回族1 510人,占4.1%。朝鲜族761人、蒙古族87人、客家族4人、纳西族2人、赫哲族6人、白俄罗斯族5人、苗族2人、壮族16人、土家族2人、彝族1人、黎族1人、傣族1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有汉、满、蒙古、回、维吾尔、苗、彝、壮、白、土家、朝鲜、畲、达斡尔、锡伯、俄罗斯、鄂伦春等16个民族。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又增加了藏、布依、侗、瑶、傣、东乡、纳西、柯尔克孜、乌兹别克、鄂温克、塔塔尔等11个民族。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又增加了仫佬族、仡佬族、黎族、水族、京族、保安族6个民族。全区共有33个民族,构成了多民族的城市区。建区以来,全区人口一直以汉族为主,1964年汉族人口占96.5%,1982年占95.6%,1990年占95.5%。其次是满、回、朝鲜和蒙古等4个民族。
在全区33个少数民族中,1990年与1982年比较,人口增长1倍以上的有蒙古族、藏族、苗族、布依族、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人口增长较快的是锡伯族,1964年仅有2人,1982年发展到69人,1990年发展到394人。其次是达斡尔族,1964年仅有17人,1982年发展到94人,1990年为178人。南岗区部分年度满、回、朝鲜、蒙古4个民族情况统计表;南岗区部分年度各民族人口状况比较表(附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