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十二篇 卫生
 
 
第一章 机构
 
 
第四节 驻区卫生医疗机构
 
 
    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驻区医疗机构发展很快。1990年,南岗区有驻区医疗机构136个,其中省、市直属卫生医疗机构11个,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第三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门诊部、中医学院门诊部、牙病防治所、眼病防治所、皮肤病研究所、哈尔滨市工业职业病防治所、地方病防治所、急救站;驻区中央及省、市属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医疗机构18个;驻区社团医疗机构8个;驻区工矿企事业卫生所99个。共设病床6 480张,从事医务工作的达 1O 282人,其中医务技术人员9 253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建于1949年,位于邮政街5号。前身是伪满赤医院。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改为东北军区哈尔滨市卫戍医院。1948年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附属医院。1949年,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占地面积69 680平方米,建筑面积90 603平方米,病床1 000张。
    医院是肩负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性医院。主要科室有内科、神经内科、精神病科、中医科、传染科、外科、妇产科、脑外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麻醉科、手术室。其中,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科、理疗科、泌尿外科、中医科、呼吸内科闻名全省。对诊断和治疗胸部疾病、心血管病、颅内动脉瘤破裂、面肌抽搐和三叉神经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门诊量达80万人次,手术量15 000例次。
    医院还负责医大本科医学一系、口腔医学系及夜大三、四、五年级的教学任务,承担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1990年,全院有职工1 79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5人;讲师、主治医师196人,医师、护理师、药剂师、技师以上的300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建于1954年,位于保健路。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 100平方米,设病床1 000张。
    医院拥有21个实验室,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科、皮肤科、传染科、中医科、针灸科、老年病科、理疗科、体疗科等。对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病、血液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心血管外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骨外科、儿外科、器官移植等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年门诊量50万人次,住院患者达1.5万人次。
    1990年,全院职工1 33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66人,讲师、主治医师、主管技师221人,医师、护理师、技师以上360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又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筹建于1972年,1975年6月开院。1978年3月,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由省卫生厅移交给哈尔滨医科大学领导。1985年,对外同时启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黑龙江省肿瘤医院两个院称。
    医院位于哈尔滨市西南哈平公路西侧,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设病床700张。院内有外科、内科、放疗科、妇科等13个病房,配合诊断设有放射诊断、病理、检验、B超、腔镜、核医学等19个医疗科室,设有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外科形态学等6个临床实验室。该院在胃、大肠、肺、喉、乳腺、宫颈等常见十大肿瘤的治疗中积累了一些治疗经验。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住院患者5 000人次。
    1990年,全院职工8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38人,讲师、主治医师117人、医师93人。1990年驻区省、市直属卫生医疗机构一览表;驻区中央及省市属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医疗机构一览表;1990年驻区社会医疗机构一览表(附表)
 
     
  附件:显示原文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