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十二篇 卫生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区政府动员全区人民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掀起同不卫生、不文明习惯作斗争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以后,全区多次开展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做到人人动手,家家除害,根据不同季节,采取药杀、捕杀多种方法,消灭"四害"。1975年,开始在农村推行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农村卫生运动。至1979年,"两管五改”取得显著成效,全区改大口井240眼、厕所1 500个、牲口圈3 600个、炉灶12 000个、村屯街路124条,四旁植树15万株。1981年,开展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区人民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精神,坚持"加强领导,动员群众,措施得力,持之以恒”的方针,掀起了治标与治本,宣传教育与法制管理相结合的爱国卫生运动。1982年,全面转入综合治理,全区采取"四自一联”(自引门前水,自栽门前树,自修门前路,自搞门前卫生,统一规划,联合行动)的办法,共集资5 285万元,改造维修公厕133个,安装自来水管线6 000米,解决3 100户居民吃水难问题,新修柏油路3万米,新建、疏通下水管线4万米,建绿篱2万米,绿化植树10万株,受到中央"爱卫会”的通报表扬。1984年,农村"两管五改"取得新突破,全区3乡1镇31个村5.4万户居民全部吃上自来水。1985年以来,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垃圾站管理规定》、《闹市区管理规定》、《农贸市场管理规定》、《背街背巷管理规定》等,爱国卫生运动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8年,经中央"爱卫会"检查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无鼠害区"。1989年,成为"灭蟑螂先进区"。1982至1990年,连续9年被评为省市爱国卫生先进区。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