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区志  
 
 
《南岗区志》
 
 
第三篇 城乡建设
 
 
第二章 市政建设
 
 
第三节 供水
 
 
    一、城市供水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设立供水点,备有深水井、水塔和抽水设备,在满足机车用水外,供给铁路员工和附近居民用水。区内大部分居民用手压井水,市政用水取源于少量的深水井。至1932年,南岗区共有水井156眼,其中可直接饮用的101眼,过滤后可饮用的14眼,煮沸后可饮用的25眼,不可饮用的16眼,水质中含有大量的铁、锰矿物质。
    1934年,伪满洲国公署制订了城市供水方案,在文庙建成全市最早的水源地,打深井3眼,供水能力2 000立方米/日,仅供日本军队使用。1936年,南岗区建成王兆屯水厂和马家沟水厂,供水能力5 000立方米/日,最大供水能力可达1.2万立方米/日。1939年,南岗区自来水普及率仅4.45%,普及人口10 625人,占总人口的12.28%。1934年9月,开工建设四方台水源地和沙曼屯水厂,因工程进度缓慢,至1945年,仅完成土建部分。
    1945年9月,哈尔滨自来水厂成立(原水道科),因供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王兆屯水厂、马家沟水厂全部停产,维持生产的仅有文庙水厂,供水能力仅4 000立方米/日,供水处于半瘫痪状态。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供水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49年,市政府投资400亿元(东北币),先后修建配水干线8 484米,口径为200至400毫米,修复配水管2 800米,修漏180处。恢复建设四方台水源地和沙曼屯水厂,1952年竣工(五·二系统),净化处理能力为3.2万立方米/日,全区自来水普及率上升为"34.5%,供水人口28万。1957年,沙曼屯水厂扩建后,净化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日,人均供水39.5公升/日。
    1959年,沙曼屯水厂供水能力达7.2万立方米/日。1966--1967年,文化公园水厂和骆斗屯水厂相继建成后,供水能力为8.7万立方米/日。1982年,"五·二"系统扩建竣工后,供水能力达到15.7万立方米/日,至1990年,南岗区自来水普及率90%,供水量22.65万立方米/日,其中工业用水占16.5%,生活用水占83.5%,人均生活用水标准16l公升/日。
    二、管网建设
    1935年,伪满洲国哈尔滨市公署自来水厂铺设了南岗供水站至哈尔滨火车站1 140米的配水干线,口径为100--450毫米。
    1936年,铺设王兆屯水源地经哈平公路、民生路至马家沟水厂的输水干线,长3 248米,口径300毫米。至1949年,南岗区共有配水干线、输水干线32 791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续建四方台水源地和沙曼屯净水厂,铺设四方台至沙曼屯,沙曼屯至和兴路输水、配水干线各1条,总长9 987米。1953年,新建朱顺屯水源地,铺设朱顺屯至沙曼屯水厂输水干线6 231米,同时铺设沙曼屯水厂至南岗水厂输水干线6 321米。至1966年,共铺设输水干线、配水干线45 848米,供水管网124 15l平方米。
    1967年后,文化公园水厂、骆斗屯水厂先后建成投产。1978-1982年扩建四方台水源和沙曼屯水厂,铺设骆斗屯水厂至化工路、化工路至毛皮厂、先锋路配水干线,铺设四方台水源地至沙曼屯水厂等30条街的输水干线。至1990年,南岗区管网总敷设达35万平方米。
    三、水源
    南岗区水源包括水厂、水站和深水井3部分。
    沙曼屯净水厂 位于南岗城区西部,1942年动工兴建,1945年仅完成土建部分,1952年建成。经1956、1978年两珞扩建,成为哈尔滨市最大的地表水处理厂。1990年供水量19.8万立方米/日,担负全市50%的供水任务。
    马家水厂 位于城区西部哈尔滨发电厂附近,建于1933年,供水量2 000立方米/日。1990年供水量5 000立方米/日。
    南岗水厂 位于城区中部北方剧场后身,建于1933年,供水量3 000立方米/日。经改造后,1990年供水量5 000立方米/日。
    文化公园水厂 位于城区东部文化公园内,建于1966年,供水量5 000立方米/日。
    骆斗屯水厂 位于新春乡骆斗屯村,1966年动工,1968年末竣工,供水量1.25万立方米/日。
    大成深水站 位于平准街,建于1976年,1990年最大供水量1 000立方米/日。
    深水井  由于市政供水不足及管网敷设率低,许多单位、居民区都自备水源,1990年,全区有深井168眼,取水量6.16万立方米/日,其中工业用水4.31万立方米/日,占70%,生活用水1.82万立方米/日,占30%。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