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电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东铁路工程局从哈尔滨向绥芬河架设一条电线。翌年,在哈尔滨火车站设立电报室,开通铁路临时电报通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俄国人在懒汉屯建立无线电信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通电报业务。
哈尔滨商办电报局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地址在道外北头道街,1921年,在秦家岗(现南岗)设立电报房。1922年9月,中国当局接收中东铁路无线电信局。1930年7月,成立哈尔滨电政总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军强行接管哈尔滨电政,成立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管理局,地址在南岗区医院街(现颐园街),下设中央电报局。在大直街48号设电报分室,机器为单工音响机1台,人员18人。1937年在国课街40号设马家沟分室。1938年,在通道街飞机场设电报电话取报所。1942年,设驿内(哈尔滨火车站)电报分室,直接办理公众电报业务。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初期,直达电路仅有2条,业务项目仅限于战备、救灾、抢险、出租电台、应急服务等。1956年,哈尔滨长途电信局在南岗设电报房,地址在奋斗路408号,所收电报用人工机发往道里中央报房,后改为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1958年以后,国内各种电讯器材陆续生产,至1978年,电报通信全部使用国产设备,并开办了真迹电报、相片传真和报纸传真等各种业务。1980年,开始逐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了设备的更新换代。1987年,开通无线寻呼、移动通信和微波通信业务。1989年,电报"翰林机"投入使用。至1990年,电报交换系统自动转报线路达256条,全省82个市县以上邮电局所进入自动转报网,进机报路177条,日接电报电传12万份。
二、电话
市内电话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局在火车站内设临时电话交换所,安装磁石式交换机,为路局机关及沿线各站安装呼出式电话机314部,其中路局机关178部,沿线车站136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东铁路局新局舍在西大直街竣工后,楼内安装人工电话交换设备,车站临时交换所撤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机械设备改为自动化,电话发展到602部,其中局内安装351部,市内安装251部。1921年12月,中东铁路局以21万美元,购进容量3000回线史端乔式克叶斯型自动交换机,安装开通后,市内电话用户达2000余户。1928年12月,东三省交通委员会接收中东铁路哈尔滨市中央电话局。1930年7月,又将中央电话局合并于哈尔滨电政总局。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强行接管哈尔滨电政,成立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管理局。1934年,市内电话用户达4 060户。1938年12月,哈尔滨管理局与中央电话局从医院街(现颐园街铁路医院门诊部)迁往道里新城大街(现尚志大街)新局舍,但电话交换设备仍留在原处,为路局和南岗地区用户服务。1934年,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在义州街(现奋斗路408号)修建中央电话局新局舍,翌年竣工,后因侵华失败没投入使用。
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原医院街(现颐园街)中央电话局设备划归哈尔滨铁路局,市内电话用户划归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1956年1月,主要为南岗地区服务的市话三分局在奋斗路408号开通投产后,交换机容量为步进制 1 000门,服务面积约占全市1/2。是年12月,在沙曼屯(现省邮电学校院内)设市话三九分局,安装供电式交换机600门。1961年,市话三九分局迁到学府路三道街,改称市话六分局,设备为步进制交换机1 600门。市话三分局又增容1 000门。总容量达4 200门,自动电话用户4 000多户。
1982年,市话三分局增容3 000门,市话六分局增容1 000门,总容量8 200门,自动电话用户达8 000户。1983年,市长途电信局与市内电话局合并。市话三分局改称市电信三分局,市话六分局改称市电信六分局。同年,国家投资3 000万元,在南岗区中山路第四方园里筹建市电信22分局,1985年,市电信22分局竣工投产。1986年,从日本引进富士通程控自动交换机1万门,长途1 500回线,该设备是哈尔滨市首次引进的重点通信项目。1989年,又增容1万门。与此同时,市电信三分局又从日本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机26 000门,取代步进制交换机。市电信六分局装机容量增至6 000门。至1990年,市电信三分局:六分局、二二分局装机总容量达52 000门,自动电话用户达35 383户。小交换机总容量62 000门,实装40 694门。日均接通市内电话为133万次。
长途电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局临时电话交换所,为其铁路沿线的19个主要车站安装136部铁路专用长途电话。清宣统二年(1910年)又开通齐齐哈尔、昂昂溪、宽城子(现长春)之间的公务电话。1928年11月,东北地方当局与俄方商洽,成立哈(哈尔滨)、满(满洲里)、绥(绥芬河)长途电话局,局址在长官公署街(现松花江街市电台内),开通绥芬河、满洲里、伯力等地国内、国际长途电话。1930年7月,东北交通委员会将该局合并哈尔滨电政总局。东北沦陷时期,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管理局,先后开通奉天(现沈阳)、新京(现长春)、吉林、营口等地的长途电话。1946年"四·二八"哈尔滨解放后,南岗地区长途电话业务划归市电报局。1956年3月,市长途电信局设在奋斗路408号,长途中心话房随之从道里尚志大街迁至奋斗路市电信局主楼内,在一楼设长途电信营业处。1958年以后,陆续安装使用国产通信设备,至1965年,形成了以明线载波为主的有线电话通信网络。1970年,载波设备相继使用。1975年以后,长途半自动电话和长途自动电话开始使用。1986年,市电信二二分局引进日本富士通程控自动交换机1万门、长途1 500回线,使长途电话通信达到新水平。1990年,南岗地区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网点11处,长途电话代办户84个,长途话路近700条。市内用户可通过人工、半自动、全自动方式向全国及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挂发长途电话,日接转长途电话达6万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