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经济管理》
 
 
计划管理
 
 
【制定计划】
 
 
    2001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经济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12.5%和12%;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3.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人口自然增长率7.3‰。
    实现宏观经济预期目标,确定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培育电子信息、汽车、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搞好资本运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推动国有资产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加快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二是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白杨木水库、呼兰腰堡灌区、松干堤防和城防工程等项目。调整农业结构,实施良种工程,发展无污染、无公害食品和特色、绿色食品等优质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建设。继续做好扶贫工作。三是集中力量抓好大项目,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以全省开展项目年为契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好大项目建设。继续加强跑部上省工作,争取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吸纳集体、个体私营等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扩大外贸出口,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采取应对人世措施,拓宽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利用哈尔滨市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推动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大引资力度。五是加强协调服务,促进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抓好重大事项督办制度、私营企业例会制度、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和个体私营企业投诉制度的落实,努力创造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非国有经济整体上水平。六是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徐国富)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