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哈尔滨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07年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6%、15%和12.5%,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4.5‰。
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预期目标,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
2.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能力,重点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工业投资项目,强化工业优势发展格局。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推进工业大项目建设,调整完善工业布局。
3.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强重大基础性、功能性现代服务业设施建设,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市场建设。
4.加快大项目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投资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倾斜,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
5.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升开放水平。以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契机,发挥政策、土地、资源、区位、人力资源、产业等优势,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的突破。扩大对外经贸合作领域,推动对俄、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争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层次高、资金密度高、牵动能力强的大项目。
6.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质量和效益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7.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为重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加快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8.切实把民生改善放在重中之重,努力创建和谐哈尔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突出社会事业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把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