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根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于1985年12月建立了哈尔滨市经济调节会议制度。经济调节会的召集人是常务副市长和市体改委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计委主任等。市体改委、市计委、市经委和财政、税务、工商、物价、银行等21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不定期召开,主要是围绕全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选定最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稳步发展。议题是由部门或单位提出,在调查研究和协调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由召集人召开会议,讨论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后形成纪要,下发各部门贯彻执行。经济调节会议设办事机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经济调节办公室。其职能是:①负责经济调节会议的组织筹备,会议议题的调查和事先协调,起草会议纪要,并负责督促检查会议决议的落实;②负责综合研究财政金融方面的业务工作;③负责按月综合反映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供市领导决策参考;④负责有关财政金融方面的临时性工作,如每年进行一次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清理资金和物资,挖掘潜力,“双增双节”活动情况的综合,解决对企业的乱摊派等问题;⑤市领导交办事项。
1986年共召开经济调节会议18次,经济活动分析例会6次。通过经济调节会议和经济活动分析例会,以及各种形式的协调活动,在搞活企业,建立多种金融机构,促进金融、物资市场的发展,开展清资挖潜,筹集和管好用活资金,支持技术设备引进,鼓励出口创汇,扶植企业扭亏增盈,以及稳定物价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决了70多个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
1、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哈尔滨工业品贸易中心。在经营中遇到许多困难。调节会议对其发展规划、资金来源、设施建设、价格管理、留利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放宽了政策,并确定由市建设银行向社会代发行债券600万元。但债券集资款年内用不了,而哈尔滨五金交电公司和百货批发公司办零售窗口,急需资金280万元。经会议召集人亲自组织有关单位到现场召开调节会议,进行全面研究,决定将工贸中心1986年用不了的债券集资款,借给两个批发公司购买营业用场地,解决了两个企业的困难。哈尔滨北苑饭店是新开业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大楼。共需资金1 500万元。由于资金不足,负债过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个企业的困难,召开两次调节会议,采取了几项必要措施,卸掉了企业的包袱,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86年开业半年就盈利130万元。
2、为解决"乘车难"、"住房难"等方面的建设资金,由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调节会议,多次研究挖掘资金潜力的方向。通过社会集资、发行债券、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引进外资、建立多种信用机构、搞好资金融通等措施,当年筹集资金2.9亿多元,安排了237个建设项目。
3、鼓励增加出口创汇。1986年是哈尔滨市对外贸易自营的第一年,为了改变全市出口创汇能力低的落后局面,常务副市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制定和下发了《扩大出口创汇奖励办法》和《出口商品货源管理办法》等规定,确定了创汇奖励、外汇留成、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市出口创汇产品的生产。还制定了《哈尔滨市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促进了全市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1986年超额56%完成了出口创汇计划。
4、支持技术设备引进。哈尔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公司在资金上遇到了困难,经济调节会议要求财政、金融部门,对有利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经济建设,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在资金上都要优先安排。并及时解决了这个公司开展业务活动和举办中国、加拿大冰展所需的借款、外汇和配套人民币资金。
5、促进科技、金融、物资市场的发展。解决了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的经营方向和财务收支问题;研究确定了筹备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问题;研究了生产资料价格放开、对兴建物资交易市场给予政策照顾等问题。
6、扶持企业扭亏增盈。市化工二厂因连年亏损,专用基金超支。调节会议制定r三条临时措施,理顺了职工的工资,发放了奖金,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一年盈利100万元。龙江橡胶厂由于连年亏损,银行停止贷款,海南岛橡胶生产厂停发橡胶。调节会议帮助企业制定了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和扭亏增盈措施,对符合政策的免税产品给予减免税,发放了500万元专项贷款,使生产原料问题得到解决,减少亏损100多万元。哈尔滨制药二厂用于生产的玉米,由于1985年4月份开始涨价30%,企业无力负担。调节会议讨论后,批准给予减免税和调整部份产品价格,并帮助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上了八个新品种,提高了经济效益。
7、解决长期扯皮的问题。哈尔滨建筑材料厂于1976年集资900万元,修建了500号水泥生产线。由于生产设备质量差、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效益低,仅还上集资款138万元,尚欠52个单位780万元。多年来虽经有关部门多次调查处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调节会议经过反复协商,提出了利用折旧基金、减免所得税和实行季节浮动价格等三条筹措资金的办法,可筹集资金640万元,三年即可还清欠款。打通新阳路,使松江电机厂受到很大损失。对如何解决该厂翻建部分建筑物新需资金,各方面意见不一致,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经济调节会议统一了各部门的认识,明确了四条处理原则:一是面对现实,量力而行;二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三是先生产后生活,翻建标准不宜过高;四是区分轻重缓急,分期筹集资金,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8、为缓解资金供求矛盾,调节会议制定了搞活资金的八条临时措施,即:实行按产品销售情况发放贷款;推行商业和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业务;开展卖方信贷业务;限期处理积压产品不罚息;支持开发新产品;季节性产品的贷款可以分期付款;处理积压产品亏损免征产品税;实行承包奖励等,调动了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的积极性。为了减少结算资金占用,调节会议还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支票结算管理办法》,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文件。还研究改进了企业滞纳金的收支核算办法,原来企业收入滞纳金全部上缴,支出滞纳金全部用企业留利解决,企业负担较重。经与财税部门协商确定,企业滞纳金收支相抵后,结余上缴,不足从留利中支出,维护了企业的正当利益。调节会议还专门研究了市交通局两个运输公司长期不能收缴的拖欠运费问题,协助抽调人员,组成清欠小组,制定了四条措施,一年收回陈欠1.200多万元,松动了企业资金。
9、为促进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凋节会议研究制定了"扶持发展饮食服务行业十条措施",对退休费实行统筹办法;对浴池、理发业和经营大众饭菜、专业小吃、早点等微利企业,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每年给饮食服务业安排部分改造资金;对公产房租金采取垫修办法;理顺饮食服务业价格;优先供应原材料和能源;实行提成工资等,增强了饮食服务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调节会议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工人报》和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对哈尔滨市的调节会议情况做了专题报道,《黑龙江日报》还发了评论员文章,指出:“哈尔滨市政府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建立起经济调节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这是他们在转变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上,所迈出的可喜一步”,“这既有利于政企分开,促进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也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城市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应当提倡。”
1986年的经济调节工作只是开了个头,做了初步尝试,还有许多应开展的工作尚未开展,如服务面不够宽,调查研究不够,围绕落实国民经济计划进行调节抓的比较少,等等。
(邹西岑 苗习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