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门户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志鉴书库 >> 专题  
 
 
《经济管理》
 
 
计划管理
 
 
【产业结构】
 
 
    1990年,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特点是:
    1.第一和第三产业比例上升,第二产业比例继续下降。199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27亿元,比上年下降1.5%,为近10年来的唯一负增长年份。就产值结构和劳动就业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比例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则继续有所下降。第一产业,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89年为7.13%,1990年上升为10.04%,超过1986年9%的水平,成为30多年来的比例最大的年份。与"七五"基期的198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例提高了3.6个百分点,变化也比较大。从就业人数来看,第一产业占全市的比重,1989年为16.8%,1990年上升为18.2%,净增人数近4万人,劳动过剩情况比较突出,与1985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有所下降,降低了 O.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89年为54.1%,1990年降为49.05%;就业人数所占比重,1989年为50.17%,1990年降为48.84%。工业生产下滑1.6%,建筑业生产下滑18.7%,是导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的主因;建筑业任务不足,职工人数较上年又减少1.6万人,则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的主因。与"七五"基期1985年相比,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1.4个百分点,成为1952年以来的最低点,就业人数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89年为38.76%,1990年升为40.91%;就业人数所占比重,1989年为32.96%;1990年与上年持平。与1985年相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7.8个百分点,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点;就业人数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也是30年以来的最高点。
    2.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突增,其它各业比重相对缩小。1990年,由于风调雨顺、政策稳定和投入增加,种植业获得空前的特大丰收,粮豆薯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16.24万吨,甜菜等经济作物产量也创历史最高水平,使种植业产值比1989年增长了45.7%。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9年的52.6%,1990年增到58.3%;与1985年相比,上升了3.6个百分点,扭转了近几年种植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牧业总产值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9.8%,畜禽存栏和肉、奶产量均呈大幅度增长的势头。如猪的存栏数和猪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18.4%,黄牛存栏数和牛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1%和47.5%,奶牛存栏数和牛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6.3%,家禽存栏数和禽肉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8.7%。但由于种植业产值增长超常,比重突增,因而牧业产值所占比重从上年的38.6%,1990年降为34.5%,比1985年的36%也低了1.5个百分点。渔业总产值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19.5%,水产品产量增长19.8%,创历史最高水平。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从上年的3%,1990年降为2.1%,比1985年的1.9%提高O.2%个百分点。副业总产值1990年比1989年增长25.6%,增幅仅次于种植业。副业产值所占比重从上年的4.6%,1990年降为4%,比1985年的4.3%也低0.3个百分点。林业总产值1990年比1989年增长了6.5%,育苗面积增长了5.8%,但造林面积则下降了18.4%。林业产值所占比重从上年的1.2%,1990年降为1.1%,比1985年的3.1%降低了2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中工业向轻工业倾斜,建筑业进一步萎缩。199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6%,是近10年来唯一负增长的年份。其中,轻工业比上年增长5.8%,重工业则下降7.4%。轻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2.28%上升为45.49%,比1985年增大了2.5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57.72%下降到54.51%。近两年来工业向轻工业倾斜的趋势较明显,1987年轻工业比重为42.1%,1988年一度降为41.2%,1989年、1990年两年则连续上升,反映出治理整顿大环境影响了本市重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比重下降的趋向。医药工业和饮料制造业的比重上升,成为轻工业比重上升的决定因素。医药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1985年为3.0%,1989年增到5.6%,1990年又增到6.3%,比"七五"基期和上年分别增加了3.3个和O.7个百分点。饮料制造业由于1990年啤酒、白酒产量都创历史新记录,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44.7%,使该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5%上升到3.2%,增加了O.7个百分点。此外,食品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等比重也有所上升。机械工业和建材工业的比重下降,成为重工业比重下降的决定因素。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个主体行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1985年为33.5%,1989年降为32.1%,1990年又降到29.3%,比"七五"基期和上年分别降低4.2和2.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1990年与上年比较,除轴承(增长22.8%)等少数增长外,发电设备下降8.5%,工业锅炉下降25.5%,汽车下降57.7%,大中型拖拉机下降71.8%,小型拖拉机下降68.5%。建材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1985年为3.9%,1989年上升到4.3%,1990年又降为3.9%,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除水泥产量(增长O.7%)略增外,红砖、水泥制品等大幅度减产。此外,有色金属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行业比重也有所下降,其代表性产品铝材和人造板分别比上年减产9.8%和40.5%。建筑业受投资下降影响,生产任务不足,1990年产值比上年下降18.7%,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分别下降19.4%和22.5%,为“七五”期间最低的年份。
    4.第三产业中运输邮电、金融保险、外贸旅游等业明显增长,商业、文教、卫生等稳步发展。运输业,1990年铁路货物发送量首次突破900万吨大关,达到901.8万吨,比上年增长9.5%。民航货物发送量6 800吨,比上年增长12.6%;水运货物发送量234.3万吨,比上年增长2%。空运、水运也都创历史最高水平。邮电通讯业,1990年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较上年增长26.8%。年末拥有电话交换机13.1万门,其中86.6%为程控。市内电话期末户数达到7.6万户,较上年增长32.2%,为1985年的2.6倍。金融业,1990年末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4.8%,为1985年的3.1倍。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增长31%,为1985年的4.6倍。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由1985年的39.5%,1989年上升为55.5%,1990年上升到58.8%。1990年末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3.8%,为1985年的3倍。其中工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由1985年的47.3%,1989年上升为48.9%,1990年升到50.4%。保险业,1990年承保国内财产总额比上年增长18.8%,赔款支出比上年增长23.O%。外贸业,1990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出口额首次突破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O%。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比上年增长13%,相当于1985年的6.3倍。旅游业,1990年接待国际旅游人数突破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5.1%。国内商业,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增幅为近10年来最低的。从动态观察,下半年呈现逐月回升的趋势。从行业构成来看,商业零售额所占比重上升,由上年的80%,1990年升到83%;饮食业零售额所占比重下降,由上年的8.3%,1990年降到6.4%;工业及其它行业零售额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同1985年相比,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05倍,其中售予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1.11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城乡居民生活仍有提高。文教事业,1990年普通高校招生数比上年增长6%,在校学生数比上年增长1.5%,比1985年增长25.9%。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比上年减少1%,比、1985年减少6.1%。小学在校学生数比上年增长1.5%,比1985年减少5.9%。中小学校舍面积增加,教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卫生事业,1990年卫生机构比上年增长2%,比1985年减少5%,卫生技术人员比上年增长2.2%,比1985增长14.8%。医疗卫生床位比上年增长0.5%,比1985年增长21.9%。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985年为8.3人,1990年已增到8.9人。(刘振维)
 
     
  附件:  
  【上一条】         【返回】         【打印本页】         【下一条】  
 
    本栏目为资料性栏目,录入时尊重原文,尽可能保持资料的原始性。因出版时间已久,很多记述都是遵循当时提法,内容如有不准,系原始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非本网站录入错误,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技术维护: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资料信息处
电话:(0451)86772465  E-mail:dfz_lx@harbin.gov.cn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邮编:1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