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据在100多户大中型企业中调查,全市有10多亿元外协产品,其中在外地协作配套的占60%。为搞好市内协作,扶持地方工业发展,一年来,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制定了《哈尔滨市工业产品和设备协作配套管理办法》,从协作范围、原则到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政策措施,都做了明确规定。二是制定协作配套计划,要求各中直、省属大中型企业,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外地协作配套产品,逐步转回市内生产。据测算全市在外地协作配套金额约5.8亿元左右,先按10%比例转回市内,已将5 000万元的指标下达给市内各工业局和27个中直、省属企业。三是抓产品的协作配套。对不同产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组织召开各种协调会议。1990年制定了包装物、无焰灶具、卷烟、帆布4个系列产品的协作配套管理办法,组织协调了卷烟、酒瓶、玻璃、香料、帆布、金属器皿、聚氯乙烯、建材软纸、传送带、橡胶杂件、无焰灶具11种产品的协作配套。哈尔滨卷烟厂有1.94亿元的原、辅材料,烟机及零配件的配套数额,过去90%以上由外地配套。根据该厂"八五"改造规划,由市计委牵头,组成工作组,调查了市内17家配套有关企业,形成了卷烟产品地方协作配套计划,1990年完成地方配套产值1 900万元。无焰灶具产品的三个配套件即:铸铁炉壳、陶瓷片和开关,几年来都是由外地组织进货。年内加强了灶具小行业管理,在市内选定三个配套件的生产厂,形成了5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值8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全市由外地协作配套转回本市配套的产值为6 880万元,占全市外协金额总数的11%左右。(宫润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