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实际利用外资4 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占"七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的41%。截至1990年底,全市累计签定利用外资合同总额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
"七五"期间,全市利用外资规模比"六五"期间有较大幅度增长。"七五"期间新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66家,是"六五"期间的4.7倍。"六五"末期与"七五"末期相比,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由356万美元增长到4010万美元,年均递增62%,其中"三资"企业由80万美元,增加到614万美元,年均递增50%。
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哈尔滨市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规模上居14个计划单列市的后几位;二是大中型项目少;三是直接吸收外资占整个利用外资规模的比重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外资工作起步较晚,二是有关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不落实;三是缺乏高层次的、权威性的协调办事机构;四是项目规划缺乏有效手段。
针对上述情况,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在全市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成立了哈尔滨市全方位对外开放规划办公室,着手制定全方位对外开放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从七月份开始,到年底,完成了《哈尔滨市全方位对外开放规划战略构想》和《哈尔滨市全方位对外开放规划》初稿的编制工作。《规划》由13个专项规划组成。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哈尔滨建设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开放的重要经贸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吸引外资方面,到1995年,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额7 076万美元,年均增长12%;其中直接利用外资额达2 200万美元,年均增长14%;三资企业出口创汇额1 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7%。并提出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广泛深入地宣传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民整体开放意识。二是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是办好现有的"三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四是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对外开放的综合服务功能。五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刘 力 曹 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