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为计划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法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要求。市计划委员会在转变职能上坚持了5项原则,即:一是有利于放活微观,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二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发育;五是有利于理顺与市政府其它部门的关系。在实施上年5个方面、15项职能转变举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
一、进一步转变计划管理职能,积极发挥计划手段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一是加强中长期计划,将计划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制定中长期计划上。重点开展了《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基本思路》的编制工作,并初步提出了跨世纪的奋斗目标。二是搞好专项规划。主要制定了《哈尔滨市到2000年第三产业发展纲要》,同时开始组织各行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结合编制“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思路,组织有关部门搞好机械、电子、化工、汽车、城建、交通、电信、能源等专项规划。三是组建宏观经济分析系统,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跟踪和把握。由市计委牵头建立了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定点信息采集和调查研究体系。联席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专题会议。定期会议每季召开一次,主要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同时预测半年或全年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专题会议主要针对当前经济生活中发生较大的问题或有新的重要政策出台时,随时召开会议,对宏观经济运行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提出政策建议。
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是改革投融资方式。初步地将建设项目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按不同领域实行不同投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融资活动的调节作用,使企业成为基本的投融资主体。无论是企业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负责建设项目的筹资、建设、经营管理和承担相应的投资责任,提高投资效益。二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根据国家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的精神,制定哈尔滨市的《实施细则》,通过项目的登记备案,及时收集和掌握投资项目信息,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宏观预测和调控。三是加快培育投资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为企业法人服务的,以咨询、设计、审计、工程监理等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投资活动服务体系。
三、进一步改进计划的编制和管理方法。计划的编制采取企业和部门预报,结合使用经济数学模型实施模拟测算的办法进行。计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意见,实行开门搞计划,增强计划决策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惯例报请市人大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众发布;专项计划可有选择地对外公布。预期指标不再分解下达,调控指标由计划部门根据总体计划的总量数据和信息导向,具体分解下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全市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系统进行反馈、监督和评估,并定期报告经济运行情况,以便市政府及时掌握经济动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措施。
(洪光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