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2月,市计委颁布实施了《哈尔滨市到2000年第三产业发展纲要》(以下简称《三产纲要》),全面系统提出到2000年全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行业结构和布局,以及鼓励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三产纲要》规定,发展第三产业,要围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和实现"两岸繁荣"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第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生长点加快发展;以搞活流通为重点,积极发展传统行业,突出发展高水平、高层次的新兴行业;努力推进第三产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把第三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重点发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急需扩大规模和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商业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市政公用以及居民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行业。
为了保证《三产纲要》的实施,市计委结合组织编制中长期规划,要求各地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制"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中,落实《三产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根据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大量富余人员和设施的情况,提出进一步采取灵活政策和管理方式,鼓励工业企业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和人员,兴办科研、信息、咨询、仓储、运输、修理、旅游、饮食、商业、医疗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有条件的可以发展物资流通、房地产开发、通讯、外贸等行业;允许企业现有的学校、托儿所、食堂、浴池、车队等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也可将部分车间或分厂转为第三产业。
《三产纲要》颁布后,全市各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三产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9.o%,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0.6和o.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31亿元,增长15.2%。中央商城、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地下永华商城和兆麟街联升地下广场建成营业,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扩建并交付使用。"九路九桥"工程提前半个月竣工通车,供水三期工程按计划完成。全年竣工住宅260万平方米,2.6万户居民迁入新居。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2.8亿元,增长26.8%;各项贷款余额383.59亿元,增长17.5%;新建一批证券交易设施。市话达到41.7万门,居民平均每3户安装1部电话;移动电话增加到26 497台;无线寻呼机增加到24万部。(任鸿章) |
|